...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董兴刚副主任医师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项用自体带蒂大网膜包肾防治肾小球硬化的基础研究,日前通过成果鉴定。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是一种防治慢性肾病进展及缺血性肾病的新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各种肾脏病最终发展为慢性...
...肾病之诊断依赖于肾小球系膜区的IgM大量沉积;膜性肾小球肾炎之诊断则可根据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均匀一致的颗粒状荧光;局灶性节 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断有赖于IgM在部分肾小球的节 段性沉积。又如肾小球内有多种免疫蛋白沉积,并伴随有C1q、C4或C2...
...痊愈,但实际上病理改变并未恢复,若干年后又出现症状。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无关,是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的结果,如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由病理类型决定病情必定迁延发展...
...30注射8周时可引起大鼠持续的大量蛋白尿,伴有肾小球基底膜(GBM)阴离子电荷位点的减少。同时,E30处理大鼠的肾组织显示出典型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赖诺普利发挥了有效的抗蛋白尿作用,并抑制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赖诺...
...应用,必须依靠肾穿刺活检,而诊断最有意义。例如,临床上表现为原发性Ⅱ型肾病综合征,病理上却可见于多种病变类型,如中至重度系膜增殖性、iga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等,而最后确诊应依靠病理与免疫病理诊断。再如,临床上诊断为慢性...
...肾炎病理改变与病因、病程和类型不同而异。可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节段系膜增殖、膜增殖、膜性、微小病变、局灶硬化、晚期肾小球纤维化或不能定型。除肾小球病变外,尚可伴有不同程度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肾间质损害加重了肾功能损害。晚期肾小球肾炎肾皮质变薄...
...:如微小病变或轻度局灶性肾炎经治疗可以痊愈;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则预后相对较差;若肾小囊有新月体形成或肾小球硬化者示病变较重,预后较差。 4)肾功能情况:肾功能受损严重,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者,预后严重;肾功能正常或肾功能...
...Ⅱ)浓度增高等多种因素刺激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TGF-β1mRNA增强,TGF-β1合成分泌增加,来自DN患者的肾小球显示有相似的TGF-β1mRNA表达增加。肾组织TGF-β产生增加与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堆积有关,并促进肾小球硬化。TGF-...
...危险性增加1.78倍(95%可信区间:1.23~2.58);细胞性新月体肾小球每增加10%,ESRD危险性增加1.47倍。 Kapitsinou等总结认为,在肾活检中,球性肾小球硬化和新月体是PING长期预后的明显预测指标。 ...
...双嘧达莫(潘生丁)、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可能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过程(有人报道2~5年后发生肾衰者,治疗组14%,对照组47%)。局灶性节段性硬化患儿,常规激素效应者仅23.1%。近年有作者报道皮质激素(初还可用甲泼尼龙静脉冲击)及环磷酰胺治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