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结局】膜性肾小球肾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变轻者,症状可消退或部分缓解。多数则反复发作,对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显著。发展到晚期,大量肾单位纤维化、硬化,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临床分型标准,可将其分为: (1)急性肾小球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为主要表现,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一组疾病。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它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起病过程和表现类似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症载体(图14-3),它是用一个化学连接器即赖氨酸链(lysine chain)将DNA栓在病毒外壳上,这样组成的运输器,通过一个表面抗体而进入细胞核,使宿主基因与治疗基因共同表达。这个新病毒载体称为腺病毒多赖氨酸DNA复合体(adeno...
...原因引起的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经过治疗或蛋白尿等症状缓解后,脏层上皮细胞的变化可恢复正常。图12-20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部分足突消失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多数玻璃样小滴和脂类沉积,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
...β2-微球蛋白产生于淋巴细胞,尿液中含量很少,因其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血浆 0.8~2.4mg/L; 血清 2.14~4.06mg/L; 尿 0~0.65mg/L; 脑脊液1.16~1.38mg/L。 增高:见于近端肾小管...
...开始时的血清肌酐水平是临床最好的预测治疗结果的指标,即肌酐水平越低,治疗效果好的机会越多。 急进性肾炎既有急性肾炎综合征,又有急性尿毒症综合征,故治疗原则基本上也与两者相同。 1.急性期治疗 本阶段的关键在于尽早诊断,充分治疗,及时给予针对...
...进行性,病程长,对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短暂或不明显,可逐渐发展为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约50%的病人在10年内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复发率也较高,尤其是Ⅱ型膜性增生性肾炎预后更差。...
...治疗,可获一定疗效。 5.细胞毒类药物 对重症过敏性紫癜肾炎上述治疗无效者可采用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AZP)、塞替派、长春新碱(VCR)等治疗。应用硫唑嘌呤(AZP)50mg,3次/d,口服,或环磷酰胺(CTX)200mg,隔天1次...
...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代偿性高血压、高灌注及高滤过,造成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进行性局灶性节段性硬化。这种病理过程可因摄入大量蛋白而加重,限制蛋白摄入和降血压治疗而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及微血栓形成,而加重...
...日本福冈大学医学院第二病理室的Satoshi Hisano医学博士为阐明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PSAGN)和IgA肾炎(IgAGN)之间的临床病理学差别,应用免疫组化比较了14例PSAGN儿童和20例组织学上与PSAGN相似的IgA...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