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先后无定期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无定期若伴有经量增多及经期紊乱,常可发展为崩漏。[病因病机]主要机理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其分型有肾虚、脾虚和肝郁。一、肾虚少年肾气未充,更年期肾气渐衰,或素体肾气不足,房劳多产,久病大病,损伤肾气,肾气不充,开阖不利,冲任失调,血海蓄...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8-4.html

口干症从脾论治要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曲淑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院 口干症是临床常见症状,自觉口干难忍,甚至伴有心烦不宁。口干症可以是单独的一个症状,也常见于某些疾病过程中。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口干症由于脾虚湿阻所致者占相当比例,但常常未被认识,来就诊的某些病人明明是脾虚表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658.html

胎水肿满_【中医宝典】

...郁。 一、脾气虚弱 素体脾虚,孕后贪食生冷,血气下聚冲任养胎,脾气益虚,水湿莫制,湿渗胞中,发为胎水肿满。 二、气滞湿郁 素多抑郁,孕后胎儿渐大,阻塞气机,气机不畅,气滞湿郁,蓄积于胞,以致胎水肿满。 [辨证论治] 辨证中注意肢体和腹皮肿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25.html

黄水疮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黄水疮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为暑湿热蕴之象。 治法:清暑利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减。热重烦躁者,加黄连、山栀等以清热除烦;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以褐偷既取?/p> (二)脾虚湿蕴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伴有食纳少,大便溏薄;...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HuangShuiChuang252090.htm

疲乏食疗_中医食疗药食同源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疲乏最主要是由脾虚湿因、气血两虚造成的。当饮食不当等原因造成脾虚后,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营养缺乏、肌肉无力。同时,水液停留体内时间过长容易生湿,而中医认为湿的特点是缠绵难愈,同样可导致疲乏。而一些先天不足或后天有慢性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422.html

脾不统血_【中医宝典】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常因久病脾虚域劳倦伤牌等因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便血、尿血、肌衄、齿衄,妇女可见月经过多,崩漏等。常伴有眩晕,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病机分析:脾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87.html

吸收不良综合征六法应对_【中医宝典】

...吸收不良综合征属中医“虚劳”、“虚损”、“脾痿”范畴。患者多因胃肠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导致长期厌食、久泻,终而引起脾气痿弱,肾气受损,精气匮乏,整个机体失充营养的虚损病证。病位在脾、胃、肾,病性以虚为主。我们在临床上将其辨证分为脾虚血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379.html

脾虚_《药症忌宜》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证)忌下,降泄,破气,苦寒,诸药录后。宜甘温,佐以辛香,酸平。人参 大枣 黄 薯蓣 炙甘草 白茯苓 莲肉 橘红 薷香 木瓜 白扁豆 白豆蔻 白芍 枣仁...

http://qihuangzhishu.com/897/52.htm

脾虚肺弱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因脾胃虚弱而导致肺气不足的病证,多属气虚。脾为生化之源,故常以脾为本而肺为标。参脾肺两虚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089.htm

脾虚肝旺证_《临证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董某,男,28岁,泡池村人。连续三年,每届春季,晨曦未至,头额先痛,上午9~10点,疼痛由轻至重,午后渐缓。日日如此,甚为规律。人夏则疼痛渐止。今年春风未吹。疼痛已十余日矣。痛时二目发赤,前额烘热,须服去痛片以解燃眉之急。针刺数次,亦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41-7.html

共找到10,7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