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概要_《儿科要略》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惊者何?所以别于急慢惊风也。惊本无此名,本书亦非欲特创此名,增添诸惊之治法。所以然者, 为便于分系以资归纳计耳。急慢惊风,既各有其特殊之治法,而小儿以神经之怯弱不易镇静,虽小恙亦辄现 惊象,其状似惊而实非惊风者。固尚有种种,若一一列...

http://qihuangzhishu.com/688/31.htm

中医的脉象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79.html

气色脉象合参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既讲声音合参之旨.当明脉象合参之诊.灵枢曰.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夫所谓相胜相生者.何也.脉胜色.色胜脉.谓之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5-30.html

脾不血_【中医宝典】

...脾不血证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常因久病脾虚域劳倦伤牌等因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便血、尿血、肌衄、齿衄,妇女可见月经过多,崩漏等。常伴有眩晕,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病机分析:脾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87.html

脏腑脉象_《四圣心源》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藏为阴,六府为阳,阴阳既殊,脉象攸分。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涩,肾脉沉。其甚者为藏,其微者为府。《难经》: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微...

http://qihuangzhishu.com/1296/51.htm

经图翼》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张介宾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序一 序二 卷一\运气(上) 太极图论 阴阳体象 五行生成数解 五行论 每日气数百刻六千分解 四季日躔宿度昼夜长短刻数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斗纲解 十二辰次六合解 二十八宿过宫歌 ...

http://qihuangzhishu.com/641/index.htm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论译文

...,以明好坏。所谓“二阳”,就是阳明,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见弦浮不沉之急,不鼓击于指,火热大至之时而由此病脉,大都有死亡的危险。“一阳”就是少阳,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上连人迎,见弦急悬而不绝,这是少阳经的病脉,如见有阴而无阳的真脏脉象,就要...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63.html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论译文

...,以明好坏。所谓“二阳”,就是阳明,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见弦浮不沉之急,不鼓击于指,火热大至之时而由此病脉,大都有死亡的危险。“一阳”就是少阳,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上连人迎,见弦急悬而不绝,这是少阳经的病脉,如见有阴而无阳的真脏脉象,就要...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63.html

二十八脉及主病之六纲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临床症状者,不一定是病,可见于正常人。如肥胖者肌肉丰厚,脉管深沉,故脉多沉;冬季气血收藏,脉象亦偏沉。 此外,有的人两手六部脉象都沉细,但无病候,称为六阴脉,亦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沉脉其他脉对比:伏脉、牢脉、弱脉。 3、迟脉 脉象特征: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7.html

《古今医正脉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简称《医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60.htm

共找到76,1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