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病亲验双弦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第一条。亦见虚,而非宜温补。最不同者为寒热相左,彼主寒痼,余为肝热。此非前贤论述之误,须知乃四诊之末,须合望闻问而断,始为合辙。倘单以论,则有兼象,亦应取之沉候,此处常为主真性隐伏之地,诊脉者不可忽也。如为寒痼,必双弦而兼见沉、迟、...

http://qihuangzhishu.com/144/15.htm

之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左关脉浮,腹胀溲涩;右关脉浮,胃虚停食;肝肾并浮,则为风水。” 《景岳全书》:“浮为阳,……为中气虚,为阴不足,为风,为暑,为胀满,为不食,为表热,为喘急。” 《》:“有力表邪清涕嗽,恶寒发热令人愁,寸主头疼关腹满,尺司癃闭好推求。”...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6.html

何为体脉率幅?_【中医宝典】

...脉象要素分解 脉象,是由位、体、力、脉率、律、幅、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因而演变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若每种脉象,都能从七要素入手,加以分解,并弄清影响这些要素变化的原因、机理,则有助于对各种脉象的掌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2.html

华佗法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关于上下虚实之诊法,即分别候之于寸与尺。如果上述这些论述的出于华佗或其门人之手,那么,这就是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有关八纲法的论述了。 怪 《内经》与扁鹊、仓公等都已论及怪,但至元代的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才将其集为“十怪”并且一直传喻...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0.html

法_《银海指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征之以理,斯得其真。若不察此,而但谓一诊可凭,信手乱治,亦岂知症最多真假,见有不安能无误。且常诊者,知之犹易,初诊者,决之甚难,此四诊之所以不可忽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51/64.htm

水肿浮大沉细论_《三指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脉经》曰“水肿之,浮大易愈,沉细难痊。”余谓医不细揣与症,斯已难矣。果脉清症,浮大固可十全,沉细未必难痊。余少时曾患水肿而回生者,欲知水肿幽明路,说法何妨我现身。人生饮入于胃,气化之妙,全凭脾、肺、肾三经。脾专运用之职,肺擅通调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86/78.htm

中医脉象之数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正眼》、《新著四言诀》、《诀寻辨》、《医宗金鉴》、《诀启悟注释》、《》、《医碥》、《医灯续焰》、《沈氏尊生书》、《辨篇》、《学辑要》引吴山甫、《法流崇》、《医醇剩义》、《医学揉骊》、《论要篇》等书都是以六至为数的。可以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3.html

什么人可以学习华氏诊_【中医宝典】

...1、首先是中医医生。无论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还是从事一段时间的中医医生,如果你觉得你的诊病治病水平并不满意时,你可以来学习华氏学。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施治,同样一个病人,两个中医大夫开药方,也许有三四味药的差别,或许整个方剂大相径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1.html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真实,实在:~实。~凿。~切。~数。~证。正~。准~。的(dí)~。明~。精~。 坚固,固定:~定。~保。~立。~信。...

http://hanwen360.com/z/786E.html

之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为食不化、为腰腹疼痛、为伤精失血、为眩晕厥逆,此虽气血俱虚,尤为元阳亏损,最是阴寒之候。” 《》:“微属阴阳虚弱候,恶寒发热汗霏霏。寸微衄血惊兼喘,关主中寒拘急泥,尺中厥逆元阳损,女子崩中带下亏。” 《医宗金鉴》:“微主诸虚。”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6.html

共找到74,8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