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宫外孕I号方 《中医妇科学》宫外孕Ⅰ号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华医学杂志》1975(6):409:宫外孕I号方【拼音名】gongwaiyun1haofang【处方】丹参15克 赤芍15克 桃仁9克【...
...要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研习,重理解、多背诵,打好基础,注重感悟,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中医诊疗技能,“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注重临床实践与疗效永远是中医的立身之本。 笔者认为,中医院校在中医临床课的基础上,应增加一门《临床医案学》,集古代...
...各有贡献。刘完素主张用辛凉苦寒,泻热养阴法治疗小儿热病主张从正治热性病善用攻下。李呆重视凋理脾胃。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用养阴法见长。元代曾世荣编着《活幼口议》《活幼心书》。曾氏详论初生诸疾,是中医新生儿学较早的集中论述。...
...身肿腹胀方论。论中认为妊娠水肿是由脾气虚弱所致,因而应用健脾利水、调和气血的治法。收载的千金鲤鱼汤,至今仍是治疗妊娠水肿的代表方剂。2、漏胎和胎动不安《诸病源候论》在“妊娠漏胎候”和“妊娠胎动候”中对漏胎、胎动不安的发病机理作了简要论述,...
...功效】养血补虚,止血安胎。【应用】用于血虚引起的妇女月经过少,胎动不安及虚劳咳嗽,久咳咯血,或吐血、衄血、大便出血。【注意事项】本粥应间断服用,连续服食易致胸满气闷。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者不宜食用。 引用:《中医饮食营养学》糯米阿胶粥(《食医...
...古代最早有关妇产科方面的知识,是有关“种子”、“避孕”的记载,散见于现存的《山海经》、《诗经》中。西汉经学家刘向的《列女传》中,有一些关于“胎教”的内容,均很粗略。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妇产科学的经典之作,陈自明的《妇人大全...
...实现“治未病”的重要方法。《实用中医禁忌学》是王教授继《病家百忌》、《疾病禁忌》与《饮食与药物禁忌》后的又一大作,全书共分为总论、各论、附篇3篇。各论篇又分为6章,分别为中医药物禁忌(含常用中药105种)、中医方剂禁忌(含常用方剂73首)、...
...,午后更甚,肤热颧红,手心发烧,心烦不安,舌质淡,苔薄微黄而干,脉细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萎靡不振,面色光白浮肿,心悸气短者,多因气血虚弱所致,可用人参9克、黄芪10克、杜仲、白芍、熟地各6克,白术5克、陈皮、甘草各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在妊娠期间出现阴道出血,胎动下坠,腰腹胀坠痛,伴有心烦不安,手足心热...
...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象。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举例: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生地、地骨皮、炙龟板、牡蛎粉、阿胶、黄芩、藕节、陈棕炭、甘草、焦栀子、地榆方中黄芩、地骨皮、生地、阿胶清热凉血益阴;龟板、牡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