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俯卧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灵台(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五...
...中行凡五穴:后顶 强间 脑户 风府 □门(俱属督脉)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六穴:络却 玉枕 天柱(俱足太阳穴)两旁第三行左右凡六穴:承灵 脑空 风池(俱足少阳穴)两旁第四行左右凡四穴:完骨(足少阳穴) 天牖(手少阳穴)(见图三○)...
...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至目锐眦。多气少血,亥时气血注此。 11.足少阳胆经(左右共八+八穴) 穴歌: 少阳足经瞳子髎 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集 ...
...图)背穴行列背部中行凡十四穴∶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灵台 至阳 筋缩 中枢 脊中 悬枢 命门 阳关 腰俞长强(俱督脉)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十四穴∶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肾俞 大肠俞 小肠俞 膀胱俞...
...肩外俞,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循经考穴编》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高些”(《针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及...
...神堂穴 Shén táng(BL44),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主治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脊骨疼痛...
...手厥阴心包络经图(图)【心胞络经之图】心胞络经之图(图)心包一藏,《难经》言其无形。滑伯仁曰∶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其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脂膜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此说为是,...
...中行凡五穴:素□ 水沟 兑端 龈交(俱督脉穴) 承浆(任脉穴)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十穴:攒竹 睛明(俱足太阳穴) 迎香 禾□(俱手阳明穴) 巨□(足阳明穴)两旁第三行左右凡十穴:阳白(足少阳穴)承泣 四白 地仓 大迎(俱足阳明穴)两旁第四行...
...入三分。4.公孙∶二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太阴络。治寒疟,不嗜食,卒面肿,烦心,狂言,腹虚胀如鼓。可灸三壮,针入四分。5.商丘∶二穴金也,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足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腹胀,肠中鸣不便,脾虚令人不乐,身寒,善太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