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频作,舌质淡、少苔,双脉沉细数。中医诊断:①关格、脾肾阳虚证,浊邪侵犯中焦;②虚劳,气血两虚证。拟以健脾益肾、止呕降浊之法治疗。处方组成:黄芪25g,党参20g,茯苓20g,砂仁20g,仙茅15g,半夏10g,白芍15g,藿香15g,竹茹...
...呕吐频作,舌质淡、少苔,双脉沉细数。中医诊断:①关格、脾肾阳虚证,浊邪侵犯中焦;②虚劳,气血两虚证。拟以健脾益肾、止呕降浊之法治疗。处方组成:黄芪25g,党参20g,茯苓20g,砂仁20g,仙茅15g,半夏10g,白芍15g,藿香15g,竹茹...
...加之前服中药大多破淤攻下之品,挫伤脾肾之阳,以致肾水泛滥,脾不制水,全身肿胀。经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此证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积,而以少阴虚衰为主。畏寒、肢冷、神疲倦卧,声低气短,面色青暗,舌淡脉伏,皆一派少...
...为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医药科学的发展,提高西部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2006年8月5日-6日第7届全国心脑血管疾病高级学术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在本次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主持召开了灯盏花乙素单体(朗瑞西乐)研究进展卫星会...
...证名。肾气亏损,肾阳虚衰所致的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曰肾虚寒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肾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足腰不可以按,语音混浊,阳气顿绝。”伴见耳鸣、...
...说明因脾肾阳虚,乃致水湿痰饮不化,可产生眩冒等风象。故仲景明确主张“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其次,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所记述中风的内容来看,其中所谓“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
...。侯平玺辨证为二个证型:①肾阴不足、热扰心神;②脾气不足、痰浊上扰。 综合报道,可归纳为以下10种证型:①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②心脾气虚证;③肾阴不足、热扰心神证;④心肾阳虚证;⑤心阴亏虚证;⑥痰热动风证;⑦胆虚痰热证;⑧湿热内蕴、痰火扰...
...减少。阳回而阴霾之气初消,阴阳格拒之象已解。但头痛、身痛,表证仍在;肾阳虚衰,不能化气,故仍二便不利。以麻黄附子甘草汤驱其寒而固其阳,加葱生少阳生发之气。处方麻黄10克 制附片60克(久煎)生甘草20克 葱白120克 四剂【三诊】上方服四剂...
...先天不足、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但结果不同。有的人主要是损伤了命门真火,而表现为肾阳虚衰诸证,如肾阳虚型经行泄泻、带下、子肿、不孕等;有的人主要是耗伤了阴精真水,而表现为肾阴亏损诸证,如肾阴虚型崩漏、闭经、经断前后诸证、胎动不安等。...
...小便不通者曰关,呕吐不止者曰格,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者曰关格。《伤寒六书》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格属于危重病证,多于水肿、癃闭、淋证等疾病的晚期,是由多种疾病发展到脾肾阳虚,阳不化湿,水湿内生,浊邪壅滞三焦阶段所产生的结果。因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