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治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五卷。清·朱兰台撰。刊于1892年。书中记述疫病、六经治例、瘟病治例以及多种疫、杂等内容。并附若干医案。还创制了芦根方等有效方剂。作者论疫以张仲景六经为主,融会诸家学说,参以己见和经验,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483.htm

《疫治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五卷。清·朱兰台撰。刊于1892年。书中记述疫病、六经治例、瘟病治例以及多种疫、杂等内容。并附若干医案。还创制了芦根方等有效方剂。作者论疫以张仲景六经为主,融会诸家学说,参以己见和经验,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98.htm

《四明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高鼓峰撰。刊于1725年。作者长期行医浙中,治病多效验。本书仅辑录生平所治疑难病28例,颇多独到的临床见解。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篇》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8.htm

一部难得的好医书——《国医大师何任医案墨迹》_【中医宝典】

...□ 李俊德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图片说明: 医案一 李男,九岁,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日,身热咳嗽一周,初则汗出不彻,脉数,苔白根腻、食少,大便间日下,曾进中药及注抗菌素未解,验血白细胞仅二千余,宜解暑湿为治。 叶天士曰“炉烟虽灭,灰中有火”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916.html

详论咽喉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咽喉之,有内伤外感,或凉或热,或虚或实,或有传染或无传染之殊。今试逐条详论之于下。伤寒病恒兼有咽喉之。《伤寒论》阳明篇第二十节云︰“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亦不痛。”按此节但言咽痛,未言治法。乃细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52.html

厥阴_《伤寒总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尺寸俱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微缓者,囊必不缩。若外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候,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也。若尺寸俱沉短者,囊必缩,宜承气汤下之,方在可下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

http://qihuangzhishu.com/746/9.htm

教学相长求真知——我的师承学习体会_【中医宝典】

...很好的桥梁,那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准确地说是指导老师的临床思维——运用经典理论分析老师临床思路,或透过老师的医案可加深对经典条文的理解。 坚持临,保证质量 跟师期间,笔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每周3个半天的跟师临床学习和2个半天的独立门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625.html

明清名医——吴瑭_【中医宝典】

...重。其医案得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一名《吴氏医案》)五卷(一作四卷),亦医家喜读之书。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45.html

汪式如兄阴暑感转为瘅疟前后治法不同_《程杏轩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案》治用梨蔗,亦此意也。推诸病状,似与秋时晚发之相类,气候稍有不符,情形不略则一。必须两三候外,日减一日,方得全解,届期可许霍然。安波按∶秋时伏气之疾,考方书惟《己任编》另出心裁,论之甚晰。迄今以来,叶氏独得其妙,此外无几人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chengxingxuanyian/727-14-40.html

吴鞠通医案——脾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主血痢下血血崩,辟蛊毒。 藕[性味]甘,平,无毒。[主治]捣汁服,止闷除烦开胃,治霍乱,产后血闷。患者当为阳明热盛兼阴虚之,故用降胃热养阴津的办法。此方口感较好,是一个不错的消暑方子。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79.html

共找到99,3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