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九章评析

...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反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否泰相参、祸福相位,古今中外历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水因素。老子已经悟出辩证法道理,正确指出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0.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三章评析

...;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对于身体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4.html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道家_【文学360】

...、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总门(从“有名”奥妙到达无形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门径)。 【导读】 指出所要讨论主旨为宇宙起源,其目的是去寻找万物“始”和“母”。为了达到目的,老子划定了不同范畴:常道,非常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5.html

老子故里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故里在河南省鹿邑县。是老子诞生、成长及青年弘学之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9.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评析

...在老子看来,得“道”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最高境界。对此,车载评论说:“锐、纷、光、尘就对立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就统一说。尖锐东西是容易断折不能长保,把尖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8.html

老子·道经·第八章评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体现者,因为他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9.html

老子》原文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2.html

老子韩非列传·七十列传·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

http://wenxue360.com/guji/150.html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忠臣孝子伪装_道家_【文学360】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从第十七章层面而相关于中国历史哲学演变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特殊之处。老子历史哲学与儒家观念,乃至一般社会人生态度,另成一格,大异其趣。从前面所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3.html

阴柔不是阴谋-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现代学术界,研究《老子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三个路线: 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研究路线。作这方向研究人,各有各心得,各有自己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比较。这是学术性一类。 第二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8.html

共找到847,7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