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六十五章评析

...本章有“非以明民,将以愚”,“民难治,以其智多”数句,从文字的表面意思上去看,很容易得出“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而且谋划的都是阴险狡诈术”的结论。自古及后的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群众实行“愚民政策”,老子“非以明民,将以愚”不能说毫无...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第三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但“扔”字从手,攘臂义合。范曰:“揎袖出臂曰攘。‘扔’字,王弼古本同,世本作‘仍’,今从古本。” 故失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刘师培曰:案韩非解老篇云:“故曰:‘失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4.html

老子他说》第二章:老子背上历史的烂帐_道家_【文学360】

...,没有哪个不深通老子、或暗合黄老之“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的路线的。 大舜起自田间,赤手空拳,以重孝道德行的成就,继承帝尧而有天下。大禹是以为父赎罪的心情,胼手胝足,治河治水的劳苦功高,又继大舜之后而有天下。这当然都是无中生有,“难易相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5.html

第六十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天下,其鬼不神。’‘○’乃‘莅’正字,知高诱所见老子本作‘○’,作‘莅’‘莅’者非也。此说文引老子书‘盅’字,同为古文可宝贵者。” 谦案:“○”“莅”义同。“邪”,玉篇:“力致切。诗云:‘方叔邪止。’莅,临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6.html

静神养生_【中医宝典】

...虚极,守静笃”,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使心灵空虚,始终如一地坚守清静,使神气静而不躁。庄子承老子学,亦提出了“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主张。他还在《庄子·刻意》中把“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作为“养神”来提倡。这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013.html

谢枋得思想精神

...谢枋得忠君思想时,我们必须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谢枋得“从不从君”,当皇帝代表民族和国家利益时,他才报以无限忠诚。当皇帝的旨义谢枋得恪守的思想不一致时,他也不会无条件服从皇帝的命令。如他在参加进士考试时受抑,他不从还乡,可见他对皇帝存在一定...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213.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无以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而无以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于此提倡的是“公仁”、“公爱”,而非“私仁”、“私爱”。但由于老子对于现实社会的关爱,所以透过另一种无为的方式,来展现他的“有为”、“有私”,所以,老子的无为即有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5.html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道家_【文学360】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道德经》原文 《老子》原文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①,非常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万物始也;有名⑤,万物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5.html

应训·淮南子

...包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吾所以知道数也。’若是,则无为知无穷弗知,孰是孰非?”无始曰:“弗知深,而知浅;弗知内,而知之外;弗知精,而知粗。”太清仰而叹曰:“然则不知乃知邪?知乃不知邪?孰知知之为弗知,弗知之为知邪?”无始曰:“...

http://wenxue360.com/guji/3568.html

阴阳五行思想《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应是古人表征事物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功能性范畴,它反映了事物生存变化的一般属性。 阴阳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大多数哲学家都坚持运用阴阳阐释宇宙的起源、生存和演化。如老子说:“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32.html

共找到521,9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