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血糖含量,控制病情发展。 2000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的基因研究”项目在武汉同济医院开始进行。同济医院基因病研究中心用80余只大老鼠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用普通注射器向患糖尿病的大老鼠注射基因药可使...
...抗原检测(PSA)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互补。 以往研究发现,血液中的PSA水平正常(4.0毫克/毫升或更少)的男性也可能患有前列腺癌,且基于PSA水平诊断的前列腺癌筛查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因此,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一种适用于早期筛查该病的辅助...
...据此间媒体27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人在出生之际发生基因突变也是导致成年后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 报道援引英国索斯安普敦大学教授赛勒斯·库珀的话说,他们的研究“首次把人类基因和骨质疏松症联系起来”。研究表明,新生儿如果存在基因缺陷,...
...发现了 CDA-1这个新基因。研究人员指出, CDA-1基因具有高隐蔽性,其隐蔽区域非常复杂。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 CDA-1这个特殊的基因发生突变与贫血病发病的关系发现,突变修改了一种前所未知的蛋白“ CODANIN-1”,正是CDA-1使...
...全文: 一般人们认为,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通过呼吸飞沫传播。近年来,科研人员研究后发现了感冒的许多不为人所知之处。 手是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 感冒病毒在手帕上存活1小时,在手上能戚70小时。感冒患者擤鼻涕、挖鼻孔时病毒粘在手上,通过握手、...
...感染上感冒病毒,然后被感冒病毒歼灭的方法。可以说,这是人类与黑色素皮肤癌做斗争中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此“我们感到十分振奋”。 研究人员首先将感冒病毒注入黑色素皮肤癌细胞积聚的地方,然后让感冒病毒自我复制,逐渐发展成为歼杀黑色素皮肤癌细胞的大军。...
...体外发现的R1626耐药突变位点S96T或S96T/N142T,该突变可导致HCV复制子对药物的敏感性大幅降低,但是体内研究并未发现耐药突变,研究者认为,R1626具有较强的基因屏障作用。 ...
...后者的占有率10倍于前者。在莨菪烷生物碱合成途径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天仙子胺6p-羟基化酶是参与天仙子胺转化为莨菪胺的关键酶。将该酶基因通过Ri质粒转入到富含天仙子胺的莨菪毛状根中,与对照相比,莨菪胺含量增加了5倍。再如,科研人员正在进行与...
...称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脑细胞中。研究发现,改变基因后的鼠不合群,不跟别的鼠交往。有的基因变异鼠还疯狂地冲来冲去,躲避同类。 研究人员检查基因变异鼠的大脑时还发现,大脑中一种名为“REELIN”的蛋白质水平低于正常值。该蛋白质对大脑在胚胎期的...
...小组,分析安大略( Ontario)地区,1238位结肠癌患者的遗传基因序列,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称为MutY基因的突变现象,不但具有遗传性,还跟家族中结肠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据先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20%发生结肠癌的患者,具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