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苦丁茶 来源: 《百病饮食自疗》 用料:淡竹叶10克,苦丁茶6克,甘草3克。 功效:散风解毒,清心泄热。 适应证:①口疮属实证者,如口腔内唇、舌或颊内黏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的溃烂点,或发热、口渴、尿赤等。②风热牙疳而致的牙龈红肿、溃烂...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忆江南·春去也》类型:植物 生活原文如下: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出自:唐代杜甫的《九日五首·其一》类型:四季 植物原文如下: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治妊妇伤寒,头疼腹痛。竹叶汤。升麻 黄芩(各六分) 家干葛 大青 石膏 甘草(各三分) 苦竹叶(一握,并细锉)上用水一升半,先煮苦竹叶、干葛,减一半,入诸药再煮至六合,去滓温服。...
...,使药力之猛者,得甘草之缓而猛力悉化,使药性之热者,得甘草之甘而热力愈长也。至于方后诸多加减,又皆各具精义,随诸证之变化,而遵其加减诸法,用之自能奏效无误也。 《伤寒论》原文︰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并治三阳合病,脉浮大在关上,但欲睡眠,合目则汗;亦治伤暑发渴,脉虚。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半夏(半升) 人参(二两) 麦冬(一升) 甘草(二两) 粳米(半升)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米,煮米熟...
... 竹淡竹为上苦竹次之余不入药竹叶,味苦辛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辟除新旧风邪之烦热;能止喘促气胜之上冲。...
...原料:竹叶5g、茯苓3g、石膏3g、小麦3g、绿茶3g。用法:用250ml水煎煮前四味药至水沸后,冲泡绿茶。也可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功能:清热解渴。用途:热渴、口臭。来源:《外台秘要方》。...
...纵有胃火,亦当滋水清之,岂可苦寒燥之?是宜大队滋肾益阴,少佐苦寒清降以治。倘若津血得充,阴液得复,则少阴自有归藏之安,阳明绝无赤旌之摇。拟竹叶石膏汤加味:竹叶10g 石膏30g 麦冬15g 甘草6g 半夏10g 生地30g 知母10g ...
...柴胡 山栀 羌活 升麻 甘草 黄连 泽泻 赤茯苓 赤芍药 草决明 车前子 黄芩 竹叶积热必溃,此方主之。积者,重叠凝聚之谓,热则酝酿为邪毒矣。邪深不行,聚久不散,势不得不溃。其病瘾湿不自在,视物微昏,内开窍如针孔,按之则沁沁脓出,本经谓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