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而治的解释_结绳而治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http://hanwen360.com/cy/383105.html

《或谓建信君之所以事王者》原文-出自《战国策》之《赵策》_史书_【文学360】

...《或谓建信君之所以事王者》 1、或谓建信君之所以事王者:或谓建信:君之所以事王者,色也。??之所以事王者,知也。色老而衰,知老而多。以日多之知,而逐衰恶之色,君必困矣。建信君曰:奈何?曰:并骥而走者,五里而罢;乘骥而御之,不倦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028.html

寡人之于国也鉴赏_【古诗文大全】

...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367.html

谈用人与用药_【中医宝典】

...古语有云:用人治国如同用药治病,又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些说法表面看来毫不相干,但透过表面,稍加对比,二者有惊人相似之处,事虽迥异,情同一理,良医治病,先望之、闻之、问之、切之,然后视病因、病情、病势、病程开取适量、适当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295.html

开启康熙大帝的养生绝密档案_【中医宝典】

...在位61载,享年69岁的清朝康熙皇帝,是中国的寿星皇帝。这位治国有方的皇帝,一生与医学有不解之缘,平常注重自身医疗保健,熟谙养生之道。 患天花死里逃生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番话很有道理。他非常注意饮水的卫生,说:人生养身饮食为要,故所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387.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节读解

...专欲难成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就是说,治国必须照顾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一意孤行则不能成功。他又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即遇事应胸有成竹,执行中要坚持既定规划而不轻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01.html

什么是法家?_法家_【文学360】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92.html

书摩崖碑后注释_【古诗文大全】

...[1]藜(lí):藜杖,即藜茎所做的拐杖。 [2]摩挲(mó suō):手轻按在物体上并缓慢地移动。 [3]苞桑:亦作包桑,根深蒂固的桑树。《易经·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苞桑计:比喻牢靠的治国方略。 [4]蹐(jí):小步。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2726.html

大学·第五章读解

...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44.html

尉缭的战略思想_兵家_【文学360】

...今存《尉缭子》24篇,近万言。该书主要论述了对战争的总的看法,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论述了战争和政治、经济的联系,提出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要以耕、织为治国之本,民富国强,本固兵坚;论述了统率军队,整训士卒,健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675.html

共找到288,5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