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冯楚瞻 朝代:清代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自序 杂症大小合参凡例(小引) 杂症大小合参凡例 痘疹全集凡例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凡例 杂症大小合参卷首上 \ 内经纂要 上古天真篇 四气调神大篇 生气通天篇 ...

http://qihuangzhishu.com/342/index.htm

试论生成四特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生成”与“构成”是认识世界的两大法门,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从生成与构成的不同角度,也会得出不同的观点。西方按照构成的“技术路线”,研究物质结构,由结构求功能,发展了近现代科学。这样的方法在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014.html

卷下·伤寒论_《医学源流

...以此条在前,或以此条在后,或以此症因彼症而生,或以此经因彼经而变,互相诟厉。孰知病变万端,传经无定,古人因病以施方,无编方以待病。其原本次序既已散亡,庶几叔和所定为可信,何则?叔和序例云:今搜采仲景旧,录其症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80.html

半身不遂叙_《医林改错》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之论,治之无功;继遵河间、东垣、丹溪之论,投药罔效。辗转踌躇,几至束手。伏思张仲景伤寒,吴又可著瘟疫,皆独出心裁,并未引古经一语。余空有活人之心,而无济世之手。凡辽是症,必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四十年来,颇有所得。欲公之天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63/62.htm

关于《中国历代医选讲》的材料处理问题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国历代医选讲 名医 医 笔者和导师陈大舜教授合作编著的《中国历代医选讲》,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了(1997年)。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当时碰到的困难之一是,怎样选择典型医?怎样妥善处理所选医与该医家整体著作的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4.html

素问·四气调神大_【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大 关于一年四季的将息调养之法,就其大要来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又因为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一,春季将息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指出,春天为天地俱生,万物欣欣向荣...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0.html

滑脉_《伤寒发微》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名曰滑.古人滑脉.虽云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曾未若仲景三语而足也.翕、张也.言脉升而开张也.忽焉而沉.言脉降而复也.奄、言奄忽之间.与奄观艾同义.仲景论滑脉.可谓谛...

http://qihuangzhishu.com/155/15.htm

伤寒书统治六气_《时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小承气以治火,此显明六气统治之书,而今以为专治寒邪,则误甚矣。时贤又谓伤寒论六经,温热三焦,此两句书,更为印定眼目。不知邪气袭人,皆由表而入于里,惟温疫之气,秽浊之气,乃三焦可也。以其气从口鼻而入,先扰于上,次传中下,除此而外,则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710-15-4.html

《与梁武帝书启》在线阅读

...514)所书。 《与梁武帝书启》系陶弘景与梁武帝萧衍讨论当代著名书家钟繇、王羲之等书法之优劣得失的来往启答,这里选其中的两篇。 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此文。 启:伏览前书,用意虽止二六,而规矩必周,后字不出二百,亦褒贬大备。一言以蔽,便书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67.html

共找到73,2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