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润“燥” 凉茶降火_【中医宝典】

...“秋老虎”来袭。最近几天,广州气温高天气燥,市民明显感觉口干舌燥,皮肤紧绷。专家提醒,其实这就是秋燥的表现,此时要注意清热润肺。特别是国庆节来临,市民会外出旅游,旅途疲劳,休息不够更容易“上火”。 中医认为,肺失和与“燥”有很大的关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594.html

燥盛常食蜂蜜和山药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本草纲目》记载称蜂蜜有“五功”: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在这干燥时节常服蜂蜜,可防秋燥伤害,起润肺、养肺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称蜂蜜有“五功”: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在这干燥时节常服蜂蜜,可防秋燥伤害,起润肺、养肺作用;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734.html

时令病的解释_时令病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在一定季節流行的疾病。如夏季的熱病、秋季的秋燥等。...

http://hanwen360.com/c/58715.html

燥病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肌肤干槁而燥,乃火令无权,故燥属凉,谓属热者非矣。丰细玩之,诚非谬也。凡治初患之燥气,当宗属凉拟法。夫秋燥之气,始客于表,头微痛,畏寒,咳嗽,无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用苦温平燥法治之。若热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凉气已化为火,宜本法内除去苏...

http://qihuangzhishu.com/723/86.htm

刚立秋时最好别“大补”_【中医宝典】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刚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到处都是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239.html

唇焦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口唇焦干,多属脾胃实热,或见于“秋燥”,或热病伤津的“内燥”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06.htm

唇焦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口唇焦干,多属脾胃实热,或见于“秋燥”,或热病伤津的“内燥”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chunjiao-1246.html

秋防燥咳有妙招_【中医宝典】

...北方的秋天秋高气爽,但雨水渐少、气候干燥。不少人开始出现燥咳,常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黏稠难于咳出,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很是烦恼。 治疗燥咳的非处方中成药 最近来药店购药的多为燥咳患者, 由于秋燥咳嗽多缠绵难愈。药物治疗秋燥咳嗽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081.html

秋季进补要适度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伤食腹泻等症状,此谓“虚不受补”。因此中秋家宴应以不伤脾胃为原则。 其二,秋天燥气主令,人体常有口唇、鼻咽干燥,大便秘结等“秋燥”表现。此时家宴上若大量进食肥甘厚味,会生湿化热,尤其是煎炸烧烤类食品,不仅损伤脾胃,还会助“燥”为虐,加重秋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77.html

也谈燥邪的实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风寒侵入人体化热后皆可伤津耗液成燥,怎么能和外感秋燥相提并论?许文引用《医学入门》中燥邪伤津的特点,是想从邪气伤津耗液成燥的一个方面去说明“阴竭则燥”的观点,而整个温病过程中伤津致燥和六淫燥邪致病根本不是一回事。许文通过“外有风寒束表,内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271.html

共找到1,0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