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伤寒杂病论》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医宗金鉴》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郁结,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祛湿,活血化瘀。 【方名】活血截黄汤。 【组成】酢浆草15-30克,绵菌陈15-24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5次。 【出处】赵伟强方 ...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肠胃湿热,兼血分热毒,湿热毒邪结聚。 〖 治 法 〗 清热祛湿,解毒止痢。 〖 方 名 〗 白头翁汤。 〖 组 成 〗 白头翁30克,秦皮9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经风热。 【治法】平肝祛湿。 【方名】儿门暗疾方。 【组成】防风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洞天奥旨》卷十 ...
...医方考》败毒散 《瘴疟指南》败毒散 《明目至宝》败毒散 《冯氏锦囊秘录》败毒散 《医述》败毒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决》:败毒散【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
...小儿泄泻分外感、内伤两大类,大致赅括寒湿、湿热、伤食、虚寒泄泻四种。无论何种泄泻,均与“脾”“湿”二字有关,《黄帝内经》有“脾病飧泄”“湿胜则濡泻”之说。 外感泄泻,祛湿健脾 外感泄泻多在夏、秋之令发生,有因于暑湿伤脾而成之湿热泻,有因于...
...气滞血瘀、湿热稽留、湿热邪毒内侵、气机阻滞、血脉瘀阻等致使肝失疏泄、肾不化水、任脉不利、冲脉不固而成。中医将它划分为三种类型:湿热下注型、瘀热互结型、寒湿凝滞型。治疗重点为清热解毒、祛湿利水、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兼顾扶正固本。 中药治疗附件炎的...
...目录 《金匮要略》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金匮》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医宗金鉴》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要略》卷中: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别名】耆芍桂酒汤(《金匮要略》卷中)。【处方】黄耆15克 芍药9克 桂枝9...
...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搜风清热,祛湿止痒。治风湿热毒客于肌肤,遍身瘙痒,生痞瘰。【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温蜜汤下30丸。【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惠》卷二十四:蒺藜丸【处方】白蒺藜...
...多形性红斑 【辨证】脾肺蕴湿化热,发于肌肤。 【治法】健脾祛湿,疏风凉血。 【方名】加味疏风凉血饮。 【组成】生地12克,丹皮9克,紫草12克,黄芩12克,防风10克,秦艽9克,白藓皮15克,白术9克,茯苓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