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针灸科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表现在针灸学科的确立。针灸学科确立的显著标志,是针灸学大师皇甫谧根据《灵枢》、《素问》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参考《难经》等古代医学文献,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针灸学的经验与成就,撰成《黄帝针灸...
...《僧宝传》三十卷,成书于宣和六年(1124),可说是惠洪禅学的代表之作,书中辑录唐末以来禅门各家宗师“斩然绝出者”八十一人,记录其平生简历,参学行事始末,机缘语句和思想言论,各为一转,传末附以简短的评论,“行其褒贬”。僧宝传 目录◎ 序◎...
...简历 1888年1月12日 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 1895?1902年 读私塾、小学。 1903?1905年 随祖父学医。 1906?1954年 在 四川梓潼和成都开业行医。 1955?1975年 任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医师、内科主任,...
...隋書經籍志(唐魏徵等撰): 後漢紀三十卷,袁彥伯撰。 舊唐書經籍志(後晉劉昫撰): 後漢紀三十卷,袁宏撰。 新唐書藝文志(宋歐陽修等撰): 袁宏後漢紀三十卷。 崇文總目(宋王堯臣等編): 後漢紀三十卷,袁彥伯撰。 遂初堂書目(宋尤袤撰):...
...话》载:杨大均“能默诵《素问》、《本草》及两部《千金方》书,不遗一字。与人治病,诊脉不出药,但云此病若何,当服何药,是在《千金方》某部第几卷。即取纸书授之,分两不稍差,余在蔡州,亲见其事。”可以想见功夫之深,后学者只能望其项背。 皇甫谧——...
...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的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即已不复存在,不仅被...
... [ache;tingle] 山高谷深,不觉脚酸。——《乐府诗集·陇头流水歌辞》 四肢酸重。——《晋书·皇甫谧传》 又如:酸哀(酸痛无力) 突然刺痛;抽搐 [twitch]。如:酸重(因疾病或疲劳而引起身体微痛乏力的感觉)...
...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汉书·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名,白氏云《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唐·...
...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汉书·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名,白氏云《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唐·...
...充枢密使。 三月戊戌,契丹陷祁州,刺史沈斌死之。乙巳,左补阙袁范先陷契丹,自贼中逃归。杜威奏,与李守贞、马全节、安审琦、皇甫遇部领大军赴定州。易州刺史安审约奏,二月三日夜,差壮丁斫敌营,杀敌十余人。是日,以符彦卿为北面行营马步军左右厢都排阵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