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肿,不能言,天容主之。胸下满痛,膺肿,乳根主之。马刀肿 ,渊腋章门支沟主之。面肿目痈肿,刺陷谷出血,立已。痈疽,窍阴主之。头大浸潭(一作浸淫),间使主之。管疽,商丘主之。肠痈,灸两手后肘尖上,各一七壮,左右同,又灸两足大趾岐间,各三壮,兼主...
...阴阳是八纲辨证中的纲领,欲使外科疾病的辨证正确,首先必须辨清其阴阳属性,是阳证,还是阴证,治疗上也就不会发生原则性错误。《疡医大全》说:“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善。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作者:闵纯玺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卷之上 脉法 脉诀歌 金匮解(方附本条) 逐月养胎辨并慎择医药论 受胎试验法(附方) 试男女胎法 三禁 教养宜忌论 饮食七情禁忌论 妊娠药忌歌 种子补益受胎寿子论 胎动安胎...
...作者:闵纯玺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卷之上 脉法 脉诀歌 金匮解(方附本条) 逐月养胎辨并慎择医药论 受胎试验法(附方) 试男女胎法 三禁 教养宜忌论 饮食七情禁忌论 妊娠药忌歌 种子补益受胎寿子论 胎动安胎...
...频刺风门.泄诸阳热气.背永不发痈疽.(铜)灸发背法.或不见疮头.以湿纸敷.先干者是.以大蒜去皮生切钱子.先安一蒜钱在上.次艾灸三壮.换蒜复三灸.如此易无数.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方住.若第一日急灸减九分.二日灸减八分.至第七日尚可.自此...
...《汤头歌诀》痛泻要方(刘草窗)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白术(土炒)三两,白芍(酒炒)四两,陈皮(炒)半两,防风一两,或煎或丸,久泻加升麻。〕补土泻木理肝脾,(陈皮理气补脾,防、芍泻木益土)。若作食伤医便错。(吴鹤皋曰∶伤食腹痛,得泻便减...
...痈疽初发至微,人皆不以为急,此实奇患,惟宜速治。稍迟缓即病成。以此致祸者不一。但发背,外皮薄为痈。外皮浓者,为疽,宜急治之。凡痈疽始发,或似小疖,或复大痛,或复小痛,或发如米粒大白脓子,此皆微候,宜善察之,见有小异,即须大惊忙,急为攻治及断...
...痛阴痿缩,四满中封要忖量。四直脐心灸便沥,胞转葱吹溺出良。忽然梦魇归泉速,KT 趾毛中最可详。脑热脑寒并脑溜,囟会穴中宜着灸。鼻中息肉气难通,灸取上星辨香臭。天突结喉两旁间,能愈痰涎并咳嗽。忽然间发身旋倒,九椎筋缩无差瘳。痈疽杂病能为先,蒜...
...夫痈则皮薄肿高,疽则皮浓肿坚。初发并宜灼艾,唯痈成则宜针,疽脓成则宜烙。若能审其名证,早早施治,仍用药以攻利其根,补托其里,不必告医,自料亦瘥。但世人忽之耳,医方所以冠痈疽于杂病之先者,知为大病也。世医失治疗之序,颠倒错乱,多致枉夭,良可...
...临证乖方之误。一、人身脏腑阴阳,各具形义,经络部位各分攸司,犹兵家之地利也。不知地利,不可以为军师;不知脏腑经络,而克得为医师乎。历来诸书经络歌括,文句参差,联章成诵,辨晰为难。今阅陈见飞先生小集中,有外至头目以至足,内自心肝脾肺肾以及六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