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色知顺逆_《医学集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望者,望其气色,即知顺逆难易也。凡诸风掉眩,胁肋胀痛及小儿惊痫搐搦,肝病也。色青黄者顺,纯白者逆,脉弦缓者易,独涩者难。颠狂无伦,惊悸怔忡,及大汗如雨,心病也。色赤黄者顺,纯黑者逆,脉洪缓者易,独细者难。咳嗽喘急、胸膈胀满,肺病也。色黄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cheng/1033-7-36.html

补泻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证。“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在针灸疗法中的补泻主要是通过应用不同手法以产生不同刺激强度与特点而取得的。古代应用的针法补泻种类很多,主要有“迎随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uxie-2398.html

折针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指毫针刺人体内的部分在皮下折断。多因用针有损伤、剥蚀等缺损,和患者体位的较大移动有关。处理方法要沉着细心,让病人保持原来体位,尽量用镊子夹出折针断端。必要时以手术取出。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zhen-2482.html

辨善恶顺逆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辨善恶顺逆,即指判断外科疾病的预后好坏。所谓“善”就是好的现象,“恶”就是坏的现象;“顺”就是正常的现象,“逆”就是反常的现象。善、恶、顺、逆,系指病理过程的相对而盲,其中的“善”和“顺”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

http://qihuangzhishu.com/80/16.htm

针法 -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火针法 - 【概述】 火针法,古代又称为焠刺,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人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代已经应用。 【器具药物】 火针针具针体较粗,现代多采用不锈钢制成。分为两种。一种用于单针刺,即为26号或27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78.html

飞经走气四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飞经走气包括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四。简称“龙虎龟凤”,均属“通经接气大段之法”。“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可起“过关过节催运气”的作用。适用于经络气经接气的催气手法,以促使针感通经过关而达病所。青龙摆尾《金针赋》:“...

http://qihuangzhishu.com/113/96.htm

透针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的一种。方法是:在针刺入某一穴位后,斜刺或直刺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或经脉部位。因为是用一针同时穿透二个以上的经脉或穴位,所以又称“透经”或“透穴”。这种透针深刺的方法,多用于需要较强刺激的情况。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ouzhen-2462.html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原文)-出自《晏子春秋》问篇_史书_【文学360】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 1、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叔向问晏子曰:“正士之义,邪人之行,何如?” 2、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晏子对曰:“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通则事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452.html

导气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名词,语出《灵枢·邪客篇》。是促使针刺“得气”的一种手段。得气所出现的感觉之有无(也就是气至与否),一般多通过各种针刺的手法操作(控制一定的刺激强度等因素)而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aoqi-2408.html

晕针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反应。即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恶心、胸闷、面色苍白,甚至四肢发凉、出冷汗、血压下降和昏厥等休克或虚脱现象。多因对初次针治的病人用过强的手法,或病人精神过度紧张疲劳、飢饿、体弱等原因而引起。处理方法应将针拔出,使患者平卧...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unzhen-2479.html

共找到112,9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