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行气_《养生导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结】本篇选辑了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导引。头项部功法有∶掩耳、掐项、拭目、捻鼻、啄齿,这些功夫后世加以修改补充后有广泛应用。如掩耳,发展成了掩耳枕的呜天鼓。用两手掩耳,以食指压中指,两指用力后脑枕部,耳内听到咚咚响声,可防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daoyinfa/785-17-1.html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杨氏对针法补泻的原理也作了阐述,《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借助)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13/92.htm

下手八口诀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下针之秘法也。』搓:搓而转者,如搓线之貌,勿转太紧,转者左补右泻,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为之左,大指往下,退为之右,此则迎随之也。故经曰:『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此则左右补泻之大也。而努之,此则先针头,待气至,却退...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105.htm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_元稹古诗_【古诗文大全】

...赵璧五弦徵调,徵声巉绝何清峭。辞雄皓鹤警露啼, 失子哀猿绕林啸。风入春松正凌乱,莺含晓舌怜娇妙。 呜呜暗溜咽冰泉,杀杀霜刀涩寒鞘。促节频催渐繁拨, 珠幢斗绝金铃掉。千靫鸣镝发胡弓,万片清球击虞庙。 众乐虽同第一部,德宗皇帝常偏召。旬休节...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21069.html

藏生成篇第十_《素问》

...而,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52.html

针刺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治疗中,为了达到补泻实的治疗目的而使用的各种针法。一般分补法和泻法两类。自《内经》以来,历代针灸文献中都有记述。如《灵枢》以“微旋”、“出针按之”为补;“切而转之”、“摇大其穴”为泻。又如《金针赋》则提出“慢提紧按”为补,“紧提慢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51.htm

丛书目_《书目答问

...刻成通行者,止经翼一种。) 《二酉堂丛书》。(张澍。《辑汉魏佚书》三十六种。) 《玉函山房丛书》。(马国翰。辑周、秦至隋、唐佚书百余种,分经、史、子、集四编。) 《玉玲珑阁丛刻》。(龚翔麟。) 《泽存堂种》。(张士俊。字书、韵书。) 《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027.html

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出针法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一)出针方法: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9.html

毫针持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确是经验之谈。(二)持针姿势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针法。根据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为二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五指持针法。1.二指持针法:即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3.htm

针法_【中医宝典】

...火针法是将特制的金属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寒痹、痈疽、瘰疬等疾病。 【器械】 火针针体较粗,质坚韧,一般采用员利针或24号、26号2寸长的不锈钢针。也有应用特制的针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8.html

共找到230,4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