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虚人外感赏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以上各三分),桂枝(以补表虚)、当归身(和血养血,各五分),麻黄(去其外寒)、炙甘草(补其)、白芍药、黄芪(以上各一钱),五味子(二个,安其肺气)。” 冬季,居旷室,衣单薄,表有大寒,当属太阳表证,方中用到了麻黄、桂枝、白芍药、炙甘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24.html

膀胱咳验一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相合,参以脉症,诊为“膀胱咳”。患者此前屡服中、西药治疗,疗效欠佳,治病不求其本之故。《难经》言:“呼出心与肺,吸人肝与肾”,均说明咳嗽不独在肺,且与肝、、肾等诸脏关系密切。既如本案由肾阳虚所致,投以吴佩衡先生大回阳饮,温固肾阳自属正治,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558.html

痰饮(参叶)_《伤寒指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阳虚饮泛 如年高肾阳虚.气不收纳.痰饮上泛.以致呕咳.或着枕就呛.乃痰饮伏于下焦肾络之中.至阴之界.阳气衰微.则形寒畏冷.下气上逆.则着枕就呛.治法当以温药和之.宜桂苓术甘汤以和.都气饮加熟附、胡桃、以治肾.络中伏饮 如胸胁刺痛.时...

http://qihuangzhishu.com/934/156.htm

诗书世其家岐黄游其艺——王式钰和他的《东皋草堂医案》_【中医宝典】

...其对机理阐发非常通达。如脾胃病案中,一楚客患胃病,以前服归脾汤之类病愈,近日因咳嗽不得卧,服归脾汤减木香不效,患家询问案主原因。案主答曰“肝心二经之药尽归于,故名归脾,若去木香,则上焦之滞气不调,何由使淫气于心,散精于肝乎。”仅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76.html

懂点中医——入门篇_【中医宝典】

...在面部、手部、巩膜上找到明显的虫斑。另外虫证在湿热体质和肝气较旺的人也较易出现。 丝瓜——化痰通络,消肿去湿。入肺。 苦瓜——泻火解毒,凉血清暑。入心。 瓠瓜——去湿化痰,宽中理气。入肺胃。 茄子——解毒活血,消痈散结。入肝。 番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31.html

不思食_《名师垂教》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老师慧眼,二诊即抓住病本而获捷效,可谓妙矣。请您讲一讲用金匮肾气汤的道理。【老师】本案系术后伤肾,肾司二便故小便失禁而余沥不尽。肾阳虚衰,火不生土,失健运,胃失受纳,故不思食。治疗宜用补肾温阳,补阳以配阴为主的方法,明·张景岳指出,“善补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039/36.htm

朱良春_国医大师的篆刻章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单德成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医大师朱良春在2011年春节从南通写了封贺信,寄给我的同事李夏亭先生,在信笺上盖了一方印章,上面是“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十六个字。1917年出生的朱老谦称虚度九五(95岁高龄),他曾介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uliangchun/1116-9-0.html

脉说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经》脉长长而弱,来疏去数,再至曰平。长长谓来长,较去短者为疏,故以来疏申之。弱言其和柔,与《素·脉要精微》义合。彼文曰∶平脉来和柔(句),相离如鸡践地曰平。鸡之践地,举足舒而下足略促,故取以形容来长去短之脉,且如鸡践地之象,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9-20.html

任继学_国医大师任继学:午休养气 随季而食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每天午饭后都要睡一个午觉,饮食不随菜市场走,而随四季变化而变化。任继学,1926年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国医大师。今年6月,吉林省省长韩长赋看望...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renjixue/1090-1-1.html

丁济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1903-1963年)。名秉臣。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世医出身,为名医丁甘仁之孙,于医学颇有心得,并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及上海国医学会理事长,并主持上海华隆中医院,南北广益善堂等机构。其临证经验极为丰富,...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585.htm

共找到101,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