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杨继盛的《就义诗》类型:抒情原文如下: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更多孔子的生平资料,请阅读:《孔子生平年表》、《孔子家谱》、《孔子世家》和《孔子的家世》。 ...
...苏辙生于北宋景祐六年(1039年),是苏洵与程氏的幼子。嘉祐二年(1057年),年方十九岁的苏辙与兄苏轼同登进士,轰动京师,不久母丧,返乡服孝。熙宁二年,入制置三司条例司。宋神宗在位时期,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屡遭贬谪,出为河南推官,历陈州...
...后,他坚守“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的信条,不肯投降元人,避隐民间,不知所终。 有关严羽生平的资料非常有限,可供参考的仅有明朝弘治、嘉靖年间以及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邵武府志》、清代咸丰年间刊行的《邵武县志》、明代何乔远纂修的《闽书》、...
...周游全国,得当时名士王安石和欧阳修的赏识,后来成为了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并称“欧曾”。 进士考试时,梅圣俞为考官,辅助主考官欧阳修阅卷,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为天人,并推荐苏轼的试卷给欧阳修批阅。欧阳修颇惊其才,但是试卷糊名,...
...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3种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
...”十月二十六日抵达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曾致书高若讷《与高司谏书》,责其不谏,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欧阳修个性固执,不懂变通,韩琦曾与欧阳修、...
...松年虽闲居乡间,但仍不忘朝廷之事,对“和耀科敛、防秋利害”屡有进言,帝皆嘉纳。 他忧刚国忧民,为官清正。在出任平江(今苏州)知府时,人还未到任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便闻风敛迹。他到任以后,在大街上张榜公布兴利除害等17件大事,让广大百姓...
...生平:龚自珍一生可分三个阶段: 20岁以前,在家学习经学、文学。他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小学。12岁从段玉裁学《说文》。他搜辑科名掌故;以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同时,在文学上,也显示了...
...郑康成之训经义泛滥无益也,非是王安石之假经言纷更变乱也”,希望朝廷予以重视。丘濬表示,从前在国子监任职,只能写书而无法使之施行,现在身在内阁,正是施行《大学衍义补》中治国平天下之策的时候了。丘濬表示要陆续奏进治国方略,请求皇帝审阅后,“赐御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