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四方 阳明中篇 计四方 少阳 计二方 合病 计五方 痰病 太阴 计二方 少阴前 计八方 少阴后 计八方 厥阴上篇 计三方 厥阴中篇 计二方 厥阴下篇 计一方 过经不解 计一方 差后劳复食复 计四方 阴阳易病 计一方 伤寒恒卷一 ...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index.htm

灸法_《外科精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伍氏方论曰∶夫痈疽发背,皆有所困,前言之详矣。凡初觉赤肿,先从背脊骨第二陷中两傍,相去同身寸各一寸五分,名热腑穴,二处各灸七壮,此能 泄诸阳热气,永无痈疽之苦。或隔蒜灸,不论壮数,则邪无所容,而真气不损。但头项见疮,宜用骑竹马法及足三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ngyao/839-5-8.html

附录三着录_《潜夫笺校正》

...撰。在和、安之世,耿介不同于俗,遂不得进,隐居著书二十余,以讥当时失得,不欲彰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范蔚宗取其忠贵、浮侈、实贡、爱日、述赦五,以为足以观见当时风俗,颇润益其文。后韩愈亦赞其述赦旨意甚明云。 中兴馆阁书目儒家:王符潜夫...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664.html

(出《丹溪心法》)_《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命门、三焦之分也。若夫阴阳五行相生相胜之理,当以合之于色脉而推之也。是故《脉精微》曰∶色合五行,脉合阴阳。《十三难》曰∶色之与脉,当参相应。然而治病万全之功,苟非合于色脉者,莫之能也。《五脏生成》云∶心之合脉也,其营色也。夫脉之大小、滑...

http://qihuangzhishu.com/740/13.htm

任继学:在深挖基础理论上创新_【中医宝典】

...》的七中提到湿毒、风毒、寒毒、火毒、暑毒等。毒邪可外感,毒也可自生。如暴饮暴食,宿 [3]  现了一个名老中医的风范。 任老说,一提瘟疫,许多人就提吴又可的《瘟疫论》。其实《素问·刺法》中早就有“五疫”之说,指出疫疠之气是从“天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92.html

虚实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之会,手太阴之动也,故不象阴为脉应)、气虚(经云∶气虚者无常也。谓膻中气不定也,旧注谓寸脉动无常者非)、尺虚者(行步 然),重虚也( 括《通评虚实》文)。《难经》曰∶病有虚实,出者为虚,入者为实(从内之外为出,从外之内为入)。言者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7-12.html

《典》在线阅读

...文人作品中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有《魏文帝集》。 曹丕的《典》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著,全书大概在宋代亡佚,今仅存《白叙》、《论文》两较为完整。《典。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088.html

关于《中国历代医选讲》的材料处理问题_【中医宝典】

...连原标题一起摘录,再按文意逻辑排列,使之连贯成一完整医;或只选一段代表性的医,在讲解中引证其他原文材料,尽量将名医的思想完整准确地阐述出来。第三,实用性原则。学习历史经验的目的,最终落实到今天的临床运用,所以我们选讲医,或为补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4.html

客疑_《医理真传》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肝),次骨(骨属肾)。乃人身之五脏,又分出五气。五行皆本二气所生,二气贯通上中下,故三焦又为一经,而成六步也。外邪由浅而始深,内伤则不然。七情之扰,重在何处,即伤在何处,随其所伤而调之便了,此外感、内伤之把握也。学者苟能体会得此在手,庶...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37.htm

三阴三阳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易》这个系统在讨论两仪四象以后,就跳到八卦这个层面,当然,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是,阐述的角度显然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应该说是很独特的。我们看《素问》,在《素问》的前几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它只提...

http://qihuangzhishu.com/145/55.htm

共找到249,1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