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足太阴脾经之简称。见该条。②推拿穴位名。又名脾土、脾。⑴位于拇指远端的指腹面。治脾胃虚弱,疳积、泄泻等证。《针灸大成》卷十:“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之。”㈡位于拇指桡侧缘(转引自《幼科铁镜》)。参见五经条。...
...治疗学术语。指伤寒禁吐之证。⑴太阳病表证应发汗禁吐。㈡少阳病禁吐。⑶少阴病膈上有寒饮者禁吐。㈣阴阳俱虚者禁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鸡瘕有病冷痰者。医曰∶因食白瀹鸡过多故也。用蒜煮熟食之二、三枚,乃吐一物如升大,痰涎裹之,开而视之,一鸡卵也。再服熟蒜,吐十三卵方愈。...
...和缓”。如晋挚虞《疾愈赋》曰:“讲和缓之余论,寻越人之遗方。”故以和缓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全子久《和缓医风》。 理瀹:代指医药。《子华子·北宫意问》云:“子华子居北苓,北宫意公仲承侍,纵言而及于医。子华曰:‘医者理也,理者意也。药者瀹...
...於湯中爚肉。从炎,从熱省。𤏝,或从炙。徐鹽切 (燅) 於湯中爚肉也。爚當作?。玉篇、韵會作瀹。則俗用字也。?者、內。肉及菜湯中薄出之。瀹、漬也。禮有司徹。乃燅尸俎。鄭注。燅、溫也。古文燅皆作尋。記或作尋。春秋傳。若可尋也。亦可寒也。按燅...
...〔害〕海味咸温,血病多热者勿用。〔修治〕辽海产者良,胶州所出,生北海咸水中,色又黑,以滋肾水,从其类也。有刺者名刺参,无刺者名光参。以水瀹胖,剖开去肚中杂泥沙用。...
...方书名。四卷。清·邹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书仿《理瀹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方约2200余首。现存清刻本、1936年台湾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方书名。四卷。清·邹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书仿《理瀹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方约2200余首。现存清刻本、1936年台湾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㈠(bīng,音兵)①水冻结后形成的固体。《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天寒则裂地凌水。”②结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㈡(níng,音凝)“凝”的本字。《素问·诊要经终论》:“九月十月,阴气始凝,地气始闭。...
...㈠(fù)①父亲,亦指父精。《灵枢·天年》:“以母为基,以父为楯。”②高尊之意,喻太阳阳气隆盛。《素问·阴阳类论》:“三阳为父。”王冰注:“父所以督济群小,言高尊也。”㈡(fǔ,音甫)通“甫”。①男子的美称。②常用作人名用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