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生死歌_《寿世保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一止者。知肾脾肝心四脏皆无气。期应一年而绝也。新注云。上言之动止。未知切何部而取据。谨按素问难经云。每于平旦寅时。日未出。饮食未进。血气未乱。医者可以存神定意。心无外驰。于指下。右手寸口。默数脉息至止以决之。夫寸口者。右手气口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shibaoyuan/572-4-14.html

问冲阳太溪_《宗三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冲阳太溪.皆足之动脉.每见时师求之于垂毙之时.验乎不验乎.答曰.是即仲景趺阳少阴也.尝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未尝决之于二处也.或谓以此本属胃与肾.虽变其名.仍当气口尺中之.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别号.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ongsanmei/845-12-3.html

有七九候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七者,宜平旦,一也;阴气未动,二也;阳气未散,三也;饮食未进,四也;经脉未盛,五也;络脉调匀,六也;气血未乱,七也,故乃可有过之也。九候者,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三为九候也。浮以候表,头面皮毛汗腠之属也;沉以候里,脏腑二便骨髓之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8-9.html

从《脉经》起在病机方面的缺憾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后世法是起源于《脉经》的,由于《脉经》是以为主列出病证使法自成一个系列,在学上固然做出成绩,但它的这种形式决定了法自成一个系列,证关系变成简单的对应,它不是证合参综合分析病的机理而是在上对号入座,削减了在辨证中的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6.html

(阴)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得名也。叔和云∶“虚迟大而软,按之豁豁然”,此言最为合义。虽不言浮字,而曰按之豁豁然,则浮字之义已包含具足矣。崔紫虚以为形大力薄,其虚可知,但欠迟字之义耳。伪诀云∶“寻之不足,举之有余”,是浮而非虚矣。浮以有力得名,虚以无力取象。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5-7.html

诀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四时歌 左手寸口心脉歌 左手关部肝歌 左手尺部肾歌 右手寸口肺歌 右手关上脾歌 右手尺部〔命门〕(肾)歌 七表 八里 九道 卷下 分合偶比类 杂病生死候歌 暴病歌 形相反歌 四时病五行相克歌 决四时〔虚实〕(五邪)歌...

http://qihuangzhishu.com/943/index.htm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察色之明,按脉之神,审问之工,为之要,故并请之。平按:《甲乙》无此一段及下“岐伯答曰”四字。“问其病”,“问”字原钞作“间”,谨依《灵枢》及本注作“问”。岐伯答曰:夫色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6-2.html

的起源与发展(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甚至轻重舌者,亦不乏其人,如薛生白“湿热之症,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陡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拘定后人眼目也。”从中可以看出对舌的重视程度。这一时期主要的舌著作有:明末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本书在《伤寒金镜录》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1.html

主要学术思想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以“X×病证并治”为每篇命题,说明仲景的疾论病是以、证、治三者相结合,每条原文即包括有病因、症状、脉象、辨证及治法,即以脉象与症状相联系,从脉象和症状进行辨证,而判断病情,诊断和治疗,因此,仲景法的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9.html

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是医者以指腹按一定部位的脉搏诊察脉象。通过诊脉,体察患者不同的脉象,以了解病情,诊断疾病。它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92/22.htm

共找到193,7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