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 (第四十七)_《东坡易传》

...兑上 坎下 “”: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彖》曰:“”,刚揜也。 九二为初六、六三之所揜,九四、九五为六三、上六之所揜,故“”。“”者坐而见制,无能为之辞也。阴之害阳者多矣,然皆有以侵之;夫惟侵之,是以阳不能堪而至于战。...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286.html

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月指肌肉之突起部分。 【月】 肌肉之突起部分,如上臂的肱二头肌,小腿的腓肠肌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57.html

诊治:从味觉辨别病防病在先_【中医宝典】

...口淡:口淡无味、饮食不香、食欲差,多是脾胃虚寒或脾虚失运。有时感冒的人也会出现口淡无味,是外来的风寒邪气影响了的功能,疏解感冒,口淡就痊愈了。 口腻:口中黏腻不爽,多伴有舌苔厚腻,是湿邪。过食肥甘厚味(如肥肉、糖等)影响了脾胃消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28.html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湿阻证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闷满、肢体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此病每发于夏季梅雨季节,以江南、沿海及其他气候潮湿之地较为多见,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此类患者实验室理化检查多无异常改变,现代医学将其归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37.html

风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治散(方见本门)夹镇心丸(方见一切惊门中)、建散常服之即愈(方见胃气不和门中。)若更喘吐、五哽、如角弓风,死候不治。《玉诀》小儿慢风候∶是伤寒疹子,庸医未明表里,使即宣利脏腑,更使冷热药相通,故小儿发搐眼不倒,极不醒,手足不收,...

http://qihuangzhishu.com/343/118.htm

疟_《扁鹊心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疟也。此证若作寻常治之,误人不少。正法当服全真、草神、四神等丹,若重日久,肌肤渐瘦,饮食减少,此为最重,可灸左命关百壮,自愈。穷人艰于服药,只灸命关亦可愈。凡久疟止灸命关,下火便愈,实秘法也。(疟原属正虚,治得其法,应手即愈,而世人竟尚...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quexinshu/777-6-54.html

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心腹痛,饮食不化;标病,身体胕肿重,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沈金鳌提示病治法,“务使三焦之气流转和通,则土润而升,不忧其燥。而火气不得病之,土健而运,不忧其湿,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171.htm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形声。从月(肉);卑声。本义:脾脏。人和脊椎动物的内脏之一,是贮血和产淋巴与抗体的器官,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中医称“五脏”之一) 同本义 [spleen] ,土藏也。——《说文》 者,谓之主。——《春秋元命苞》 祭先。——《礼记...

http://hanwen360.com/x/813E.html

不调证与肝胃不和证鉴别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闷得舒,故善叹息;肝郁不得条达,故情志抑郁;失其柔顺之性则易怒,此即《黄帝内经·素问》所谓的“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怒则气郁更甚,故诸症加重;肝郁乘,脾虚不运,清浊不分,升降失职,气机阻滞,食浊、湿邪,则腹胀,腹痛即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58.html

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以脾胃为先导 人以气血为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李家民认为无论何邪所侵,何脏所损,病久必伤脾胃,皆能伤胃,而饮食、药物的摄入,运化、吸收、输布、排泄,全赖脾胃出入气机功能的强弱。《医林绳墨》有“脾胃一虚,则脏腑无所禀受,百脉无所交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共找到69,6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