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附:忍冬藤、忍冬、银花子、金银花露)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清热解毒)、银花炭(炒炭,治血痢便血)【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附药】1.忍冬藤:药用茎。功用与金银花相似,能通络,治风湿痛。一般用量五钱至一两,煎服。2.忍冬:药用。功用与金银花相似。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两,煎服。3....

http://qihuangzhishu.com/69/82.htm

江南杏林一奇葩——龙砂医学说概(下)_【中医宝典】

...□ 吴厚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顾植山 江苏江阴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 晚清时以柳宝诒为代表 到清代晚期,这块名医辈出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宗师柳宝诒。与柳宝诒同时稍早的有名医吴达,稍后涌现出张洵佳、郭柏良、章巨膺五位中医教育家对近现代中医教育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954.html

温病兼下痢_【中医宝典】

...温病兼下痢 【病人基本资料】 袁姓妇,年三十六岁,得温病兼下痢证。 【病因】 仲秋乘火车赴保定归母家省视,往来辛苦,路间又兼受风,遂得温病兼患下痢。 【证候】 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下痢赤多白少,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余次,舌苔白浓,中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88.html

温病(一)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津俞××,年过四旬,于孟夏得温病。病因 与人动气争闹,头面出汗为风所袭,遂成温病。证候 表里俱发热,胸膈满闷有似结胸,呼吸甚觉不利,夜不能寐,其脉左右皆浮弦有力,舌苔白浓,大便三日未行。诊断 此病系在太阳而连及阳明少阳也。为其病在太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54-7.html

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刘冠军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温病条辨》首方为桂枝汤,且桂枝用量倍于芍药,故颇受后人非议,认为目无法纪,自乱其例。其实桂枝汤在此不但用之得当,亦证明吴鞠通精究《伤寒论》始著《温病条辨》,而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也。 温病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339.html

温病哕方论_《伤寒总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半两。(微有热,宜去桂,加生姜二两。)温病有热,饮水暴冷 ,枇杷茅根汤。枇杷叶 茅根(各半升)水四升,煮去半,去滓,稍热饮之一二盏。(以上四方,皆不可作煮散。)温病者,此热入肾,肾脏恶燥,热盛则肾燥,肾燥故渴,引饮而自救也。葳蕤汤疗冬温,...

http://qihuangzhishu.com/746/55.htm

认识中医学派_【中医宝典】

...如伤寒学派分为维护旧论派、错简重订派等,“海派中医”有骨伤之魏氏伤科、施氏伤科,妇科之蔡氏妇科、朱氏妇科等。 中医学派的重要性 学派是学术发展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现象,也是学者探求真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学派伴随着学术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学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861.html

《湿热条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一卷。清·薛雪撰,撰年不详。此书专论湿热病证,共35条。每条均有薛氏自注。重点辨析湿热受病的原委,各种临床表现及治疗,指出湿热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以其分析透彻辨证精微,故其立论明确治法得体,每为后世所宗。嗣后章虚谷曾加...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323.htm

《湿热条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一卷。清·薛雪撰,撰年不详。此书专论湿热病证,共35条。每条均有薛氏自注。重点辨析湿热受病的原委,各种临床表现及治疗,指出湿热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以其分析透彻辨证精微,故其立论明确治法得体,每为后世所宗。嗣后章虚谷曾加...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50.htm

温病兼呕吐_【中医宝典】

...,右部洪长,重按皆实。 【诊断】 此少阳阳明合病也。为其外感之热已入阳明胃府,是以表里俱壮热,而舌苔已黄,为其激动之火积于少阳肝胆,是以其火上冲频作呕吐。治此证者欲其受药不吐,当变汤剂为散,且分毫无药味,庶奏效。 【处方】 生石膏(一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0.html

共找到798,5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