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即)一般从每年一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流脑发病急、变化快,应注意防治。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近年来,临床上也发现有成年人患此病。病人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呕吐、...
...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据统计,每年的2到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起病急骤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
...在流行季节,遇到患者迅速出现出血性皮疹时应警惕流脑。安徽省巢湖人民医院曾报道(1989年)1例患儿,4个月,皮肤粘膜发现出血点4小时,不发热、白细胞不增多。开始考虑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瘤。但2小时后发热、嗜睡、出血点及淤斑增多,并出现,从...
...宫颈糜烂是发病率极高的妇科疾病,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和已婚的女性,更是宫颈糜烂的高发人群。因此,很多的女性非常的关心宫颈糜烂是否和性生活有关,那么,宫颈糜烂和性生活有关吗? 医院的专家介绍:不洁的性生活是会导致宫颈糜烂的发生,由于年轻人...
...20%以上时,除外籍外地人的群体输入因素外,则表示人群易感性上升,是流行的征兆。⑥农村中如村发病数平均在2例以上,高发村和高发乡的发病数比前几年超过20%时,可能是新的流行出现。⑦流行年流脑发病分布成簇状。l户可出现2例以上病例,暴发点10...
...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中抗体的高低并不一致,而与肠道免疫球蛋白a水平有关。免疫球蛋白a粘附于肠壁形成保护膜,可与细菌特异性结合,形成包被抗体,使细菌不能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良者、慢患者及肠功能紊乱者,其肠道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低下,不仅容易...
...观察抗体的保护水平(通常用免疫球蛋白g的保护滴度来衡量),对麻疹疫苗免疫的血清学效果评价,分析人群麻疹免疫状况,预测麻疹发病趋势及麻疹的实验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关于麻疹感染的血凝抑制抗体保护滴度早有人作过观察,认为发病(显性感染)的临界值...
...膜炎双球菌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后,由于肿瘤坏死因子:及内毒素的释放,引起电解质、氨基酸和脑组织内水含量增加,造成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眼眶内的眼压亦增加,液体积聚在晶状体纤维之间,引起晶状体混浊,视物模糊。此症状常在早期,可与高热和皮疹同时存在...
...“”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多见于儿童,但婴儿也可见,只是症状和特征不典型。 流脑是典型症状是突然高烧、头痛、呕吐、皮下有瘀血点,并有劲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婴儿发病时常没有上述的典型症状,诊断时应注意:流脑的发病始于冬末,3-5月份为...
...个省、市、自治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年发病人数超过10万,病死率为3~5%,有的地区高达10%。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我国各疫区HFRS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此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这种地区性和季节性与鼠类的分布与活动有关。Ⅰ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