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释教录》,略称《开元录》,二十卷,唐代释智昇撰。智昇生平事迹不甚详明。他精通律学,擅长文史。曾于唐玄宗开元中,住长安西崇福寺。开元十八年(730)撰成了《开元释教录》,此外还撰有《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即前录中《有译有本录》的简目)...
...《茶饮保健》泽泻菖蒲茶原料:泽泻5g、石菖蒲3g、茯铃3g、花茶3g。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除湿通窍。用途:中耳积液。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泽泻菖蒲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茶饮保健》...
...《茶饮保健》泽泻车前茶原料:泽泻5g、车前草3g、花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利水除湿。用途:水肿;高血压;小便不利。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泽泻车前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茶饮保健...
...目录 《太平圣惠方》泽泻丸 《圣济总录》泽泻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泽泻丸【处方】泽泻30克 麦门冬60克(去心,焙)车前手15克 黄连23克(去须)牡蛎30克(烧为粉)桑螵蛸15克(微炒)鸡膍胵30克(微...
...虚滑则当用补涩矣.)一切湿热之病.湿热既除.则清气上行.又能止头旋.有聪耳明目之功.(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耳鸣目昏、渗去其湿热、则清气上行、头目诸证自除、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宗 谓其接引桂附入肾经、时珍膀胱之邪气也、古人用补、有宜泻邪、邪去则...
...洗净,晒干,切片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按语】猪苓利水渗湿之功较茯苓为胜,但无健脾、宁心等作用,是与茯苓不同之处。【方剂举例】四苓散(《明医指掌》):茯苓、泽泻、猪苓、白朮治大便溏泄,水肿,小便不利。猪苓汤(《伤寒论》):猪...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杏仁苦降为平喘要药,“肺苦气上逆”,肺气不降自当喘息,急食苦以泻之,“杏仁辛苦,辛能横行而散,苦能直行而降”。清·周岩《本草思辨录》中记载:“杏仁直降而兼横扩,若症两有需要,杏仁也两呈其用也。”杏仁既肃降,...
...以水煮之,如别有五加添和同煮更佳,取此汁用淘米,拌饭炊之,如常炊法,用前五加浓汁渍曲,且炊米五斗酿之,余五斗分为两酸如常造酒法,酒熟压漉密封口。 [资料来源] 唐·《外台秘要》 按:五加皮辛苦而温,善于化湿。然《本草思辨录》曰:宜下焦风湿之...
...(一)古本草辑佚尚志钧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完成了《神农本草经》、《昊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雷公炙论》、《药性论》、《唐·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海药本草》、《日华子本草》、《本草图经》及《补阙肘后方》等辑复工作,为...
...前药利水宣湿.称有功.亦惟手足太阳二经.病积热壅滞经络.或兼痰湿水邪.用之相宜.若真藏为患.精血已亏.神力日耗.虚火燎原.假热混真者纵悉纯补.尚嫌不济.倘加渗利.愈竭真阴矣.按本草有谓久服泽泻.令人目盲.有谓苓不水澄而令眼障.有谓苓泻兼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