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内及施护:温法_【中医宝典】

...温法,亦称温阳。即通过扶助人体阳气,以温里祛寒、回阳救逆的一种方法。 1、应用要点 (1)温里散寒:适用于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内寒而出现的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润,脉沉迟弱等。代表方为理中汤、吴茱萸汤等。若见腰痛水肿,夜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6.html

乳腺增生有方_妇科乳腺疾病_【中医宝典】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30~45岁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在中医里,该病属“乳癖”、“乳核”范围,多因思虑伤脾或恼怒伤肝等所致。临床发现,采用中药局部,可使药物直达病所,促使增生消失。 现介绍几则外治方,供选用。 中成药外治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2/b8391.html

伤食泄泻的治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莱菔子、半夏、陈皮、连翘各10克,鸡内金(研碎冲服)3克。伤肉食者,山楂用30克;伤面食者,加麦芽15克;腹胀疼甚者,加木香6克,青皮、枳实各10克。 需要说明的是,伤食泄泻属实证,不宜止泻或单纯止泻。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消食导滞,运脾祛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582.html

脾虚泄泻验方介绍_消化系统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脾虚泄泻验方1、 生姜3~5片,大枣5~6枚,陈皮、黑白糖各适量,晨起煎服或煎水取汁,泡馍吃。主治脾胃太弱而食少泄泻、针药不接受者。 脾虚泄泻验方1、生姜3~5片,大枣5~6枚,陈皮、黑白糖各适量,晨起煎服或煎水取汁,泡馍吃。 脾虚泄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359.html

3H-TdR掺入与MTT比色法_《动脉粥样硬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Cutbert等发现缺乏内源性和外源性胆固醇时,培养于仅含微量LDL营养液中的人外围血淋巴细胞,其生长和增生均依赖与细胞膜表面LDL-R的存在,根据这一原理建立了3H-TdR(3H-thymidine,3H-胸腺嘧啶)掺入检测人淋巴细胞...

http://qihuangzhishu.com/995/241.htm

中医常用内及施护:消法_【中医宝典】

...消法,亦称消导。即通过消导和散结,使积聚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方法。 1、应用要点 (1)化食:即用消食化滞的方药以消导积滞。如见胸脘痞闷,嗳腐吞酸、腹胀或泄泻等证。常用药为大山楂、桔饼等理气消食之品,并配合情志护理。 ④ 小儿食滞可配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92.html

足跟痛验方_骨症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以足跟部疼痛为特点的常见病证,多由肾虚、气滞血瘀、经络受阻或足跟底部骨质退变、增生引起。 采用中药可获良效,以下验方可供患者选用: 1.米醋1000克,适当加热后浸泡患足,每次一小时,每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 ...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583.html

泄泻_《续名医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紧数,乃胃中积热也。窦询其丈夫,因吃胡椒、生姜太多,以致泄泻,五日后发狂言,令服黄芩知母汤而愈。《衍义》一人,大肠寒清,小便精出,诸热药服及一斗二升,未效。后教服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钱,同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空心及食前米饮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xumingyileian/345-11-1.html

脾虚泄泻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脾虚泄泻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中医治疗 1、脾虚泄泻 治法:温运健脾,渗湿止泻。 方剂: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分水神丹加味等。 2、小儿脾虚泻 治法:健脾温中止泻。 方剂:七味白术散加扁豆、炮姜。 3、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 治法:中药浴足 配方:...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PiXuXieXie251372.htm

瘢痕勿愁 有方_烧烫伤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瘢痕疙瘩为烧伤、术后及感染后常见并发症,为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瘀所致,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外治法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故对本病有较好疗效,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 美宝疤痕平(中成药):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搽...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585.html

共找到363,7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