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杏林一奇葩——龙砂医学说概(下)_【中医宝典】

...□ 吴厚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顾植山 江苏江阴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 晚清时以柳宝诒为代表 到清代晚期这块名医辈出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宗师柳宝诒。与柳宝诒同时稍早的有名医吴达稍后又涌现出张洵佳、郭柏良、章巨膺五位中医教育家对近现代中医教育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954.html

徵舆野史

...据野史笔记传说宋征舆十六岁时与当时名妓柳如是相恋因当时松江知府方岳贡下令驱逐外地来的“流妓”柳如是因之前是苏州人氏处于被驱逐对象因此找宋征舆商量性格软弱建议“姑避其锋”柳如是大怒与其断绝关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采用了...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087.html

即论书法亦传人——名医书法佳话_【中医宝典】

...旧时老中医带徒有四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这概括了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其中“一手好字”被列为第一条这确实是中医的一个优良传统。大凡名医都很重视处方书写的工整追求书法上的功夫。清代名医何鸿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39.html

刘将孙简介

...刘将孙(1257—?)字尚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彊村丛书...

http://wenxue360.com/author/753.html

耽嗜医经五十年--名医饱学杂谈_【中医宝典】

...倡“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已成后世医家座右铭。而“耽嗜医经五十年”则是张子和晚年在一首言志诗中的夫子自道可谓终身苦读的写照。 虽云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强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但这丝毫不能成为忽视读书的理由。近代名医朱沛文指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16.html

“石门槛”钱氏女科秘《要诀》世系医传_【中医宝典】

...之体验医名益盛。其子廷选(十五世);孙登谷(十六世);曾孙琦瑶(十七世);茹玉(十八世)皆承家学精胎产且不外传其传者亦只传子而不传女。直到清代十九世医钱宝灿破除陈规收授外姓徒弟二人:一为绍兴徐绍忠一为杭州何九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80.html

江南赏析_【古诗文大全】

...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275.html

徵舆简介

...徵舆(公元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六七年)字直方一字辕文江苏华亭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六年年五十岁。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徵舆为诸生时与陈子龙、李雯等倡几社以古学相砥砺故所作以博瞻...

http://wenxue360.com/author/452.html

隋唐名医—甘伯宗_【中医宝典】

...甘伯宗唐代人生平里籍未详曾编撰《名医传》七卷。此书集自三皇至唐代名医一百二十人传记是我国最早之医学人物传记专著后人称之为《名医大传》或《名医录》。宋代许慎斋将此书人物增至五代时名为《历代名医探原报本之图》是一部有传、有图、有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9.html

易·百家姓

...于冀州东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四 源于韩信后裔吕后杀韩信一门韩信一幼子得太尉陈平帮助由乳母带出远遁江南改姓为易以自保。故今广东鹤山坡山易姓一族逢农历四月初二必纪念陈平陈太尉生日至今...

http://wenxue360.com/guji/2645.html

共找到813,5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