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_【中医宝典】

...除了上面介绍的八纲、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外,中医还常对一些内伤杂病采用脏腑辨证的方法。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不同证候,加以分析归纳,并作为辨证依据的。这种辨证方法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及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12.html

热病辨证应用“三分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辨证体系的作用,就是为了便于指导临床诊治实践,伤寒与温病融合之后的热病辨证,已经无法回归到《内经》的水平,因为其体系无法容纳后世外感热病学说的丰富内容,所以必须开放体系,容纳古今、未来关于外感病证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862.html

什么是六经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六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01.html

厥阴证寒痹(坐骨神经痛)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0克 三剂【辨证】风寒入肝则筋痛,入肾则骨痛,入脾则肉痛。正如《内经))所说:“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又云:“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可见本证显系邪入厥阴肝经,寒邪凝滞,气血受阻所致。又本例冷痛,自臀部痛引下肢,小腹及四肢末端...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61-0.html

施杞_二、精于辨证,善于调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强调辨证仍当以把握四诊八纲为基础,达到证因脉治,有条不紊。望诊应突出四点。其一,突出望“神”。通过望神来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面色的变化,以此来判明人的健康与否及患病的轻重、预后等。其二,突出望全身与望局部相结合。注重观察分析全身虚实表现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3-2.html

咳嗽须辨证后对症下药_【中医宝典】

...咳嗽是常见症状,而且病情难缠,通常持续个多星期至数月不等。不少咳嗽病患自觉症状不太严重,所以会自行购买中成药或以食疗帮助,若能对症服药或辨证施食,效果显著而副作用小;若辨证不对则可能出现反效果。 咳嗽的类型多种多样,且止咳中成药品种繁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45.html

浅谈三焦辨证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0.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辨证,是运用藏象学说的理论,对患者的病证表现加以归纳,以辨明病变所在脏腑及其性质的辨证方法。脏腑辨证以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为临床分析辨证的依据。脏腑辨证主要用于内伤杂病辨证,也常用于外感病中作为辅助辨证方法。儿科...

http://qihuangzhishu.com/79/74.htm

钱伯文_钱伯文治癌辨证用药法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使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引起气滞、血瘀、痰凝、热毒、湿聚,互相交结以致造成肿瘤的发生。因此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是局部性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钱老治病,每每匠心独运。本文仅就钱老治癌辨证用药法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anbowen/476-8-14.html

八纲辨证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八纲辨证指在临床上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纲进行辨证。 【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在临床上,运用这八个纲进行辨证,叫“八纲辨证”。各种疾病出现的症状虽然错综复杂,都可用八纲进行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87.html

共找到40,8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