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料:制黄芪30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黄芪切片,加10倍量水煎30分钟,滤过取汁,再加同量水蒸一次,取汁去渣。粳米洗净,加黄芪汁及适量水煮粥。效用说明:补中益气、健脾。适宜于脾肺气虚、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懒言、自汗等症。...
...黄芪可分为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但其性味功能相差无几.该品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能。 常用于气嘘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痛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糖尿病等症。在我国...
...差异可作为辨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两证进行更为精确、客观的分析。 ■对自由基防御体系的研究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血中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活性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气虚证改变最为突出,痰浊证亦有较明显的变化,血瘀证...
...化痰、生津止渴、活血通络为大法,自拟“健脾降糖散”治疗2型糖尿病: 药用黄芪30克,党参20克,云苓30克,炒白术30克,怀山药30克,陈皮20克,葛根20克,桔梗6克,鬼箭羽20克,泽泻6克,生山楂10克,沙参20克,麦冬20克,生地黄...
...中医认为鲫鱼有健脾利湿功用,治脾胃虚弱、纳少无力、痢疾、便血、水肿、淋病、痈肿、溃疡。黄芪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或溃久不敛。 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
...。入上三药于猪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小茴香、升麻及芝麻,调味后饮汤吃猪大肠。有者,可连黑芝麻食用。适用于气虚血滞型精索静脉曲张。 3.参芪双核粥:黄芪20克,党参30克,荔枝核15克,芒果核15克,粳米50克,煮粥食。适用气虚...
...黄芪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能。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食少便溏、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病症。 来源 1.黑皮芪:为豆科植物蒙古...
...5个饮食疗法治疗便秘 (1)首先要多喝开水,使肠腔内保持足够的使大便软化的水分,从而达到治疗大便干燥的目的。 (2)其次是多吃含渣滓较多的食物,特别是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因为这类食物既可供给人体丰富的维生素C,又能提供...
...下陷,子肠不收,脱肛等症。2. 黄芪大枣汤:黄芪15克,大枣5枚煮汤食。用于体虚易患感冒,及一切气血虚弱之证。3. 黄芪鲤鱼汤:黄芪30克,入纱布袋,与鲤鱼煮汤。用于气虚水肿,小便不利等。【使用注意】常用量为10~30克。【按语】为补气强壮...
...风寒型荨麻疹的特点是:遇风寒周身即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丘疹团块,痒感剧烈,以颜面四肢暴露部位尤甚,得暖则退,与《大枣味甘温质柔,功可益气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功专力宏,发挥助阳散寒固表、祛风止痒、调营卫之良效。(马建国 马龙)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