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读书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三卷,续记一卷。清·尤怡撰于1729年。本书为读书证治心得杂记,每条标明分题,征引古代文献中有关内容,作扼要辨析,或予以评述和考证。作为读书心得,所论博杂,并无分类,但不乏个人创见,细心玩味,每获启发。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20.htm

医学读书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三卷,续记一卷。清·尤怡撰于1729年。本书为读书证治心得杂记,每条标明分题,征引古代文献中有关内容,作扼要辨析,或予以评述和考证。作为读书心得,所论博杂,并无分类,但不乏个人创见,细心玩味,每获启发。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59.htm

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书目分析_【中医宝典】

...摘要:本文通过对馆藏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其书目特点。数量上以讲义居多,涉猎较全,分科较细,符合近代自然科学学科分类方式。专著以研究《伤寒论崇正编·序[M].广州:粤东编译公司印,1925. [6] 卢朋著.发刊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73.html

南方少数民族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傣医学形成与发展傣在历史上,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发展一度较缓慢。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傣医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抢救傣傣药,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先后在西双版纳成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10.htm

药物学丰富与发展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一、本草学 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以后,医家用药,有所遵循,因而在药物学方面,有长足进步。三国时代,有不少医家,都对该书进行研究注释。加以发挥,并不断增入药物新品种,使本草学内容更加丰富。又经历两晋大约两个多世纪时间,不同经验积累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23.html

伏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儒门事亲》卷三:“其一伏染,上下左右皆有根,有大脓血,此伏梁义同肚痛。”1972年甘肃武威汉滩坡出土《武威汉代》有“治伏梁裹脓在肠胃之外方”,用大黄、黄芩、芍药...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33.htm

本草纲目简介_医学古籍_【文学360】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著作。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丰富药学著作。作者是明朝李时珍,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中文名称:本草纲目 英文名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41.html

医学整理发掘借鉴意义_【中医宝典】

...传统文化工程,从而丰富了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为传统医学继承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因此,认真总结和学习广西经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国民族医药学术发展。 一、民族医药是一座座蕴藏着医学宝库连绵群山。过去认识不够,发掘不够,利用不够,而且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7.html

读《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有感_【中医宝典】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天佑苍生创岐黄。有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共襄服务,是人民福祉,也是中国卫生保健特色。中医药学魅力,在于它有数千年积累丰富经验及它是以民族原创思维所构建理论体系。这使它在进入现代化社会以后,不仅没有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466.html

脉诊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使用中有效丽记录下来册籍,目前可以见到仲景以前医方中,例如马王堆汉墓出土《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及其他如《流沙坠》中的等,其中就不言脉。仲景以后医方,例如《千金》、《外台》等书中所收亦不言脉(言脉都是仲景书原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4.html

共找到1,112,3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