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理染色体的化学成份是核酸和蛋白质两部分。核酸以DNA为主,蛋白质有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种。因此染色体经蛋白水解酶类物质处理后,蛋白质已被水解而使DNA分子中碱基暴露,由于碱基中G/C和A/T组合的比例不同,对染料结合的程度不一,如这一...
...Tc不能杀伤未经I类基因转染的病毒感染L细胞,但可杀伤经I类基因转染的病毒感染L细胞,表明转染后所表达的I类抗原起约束作用。Ozato等切割I类基因的不同片断进行基因杂交,并将其转染到L细胞系,成功地得到嵌合I类抗原分子,如α1及α2结构域...
...一、定义和概念1.定义:两个近交品系动物之间进行有计划交配所获得的第一代动物,称之为杂交群动物(Hybrid strain)或杂交一代动物,简称F1动物。如C57BL/6J和DBA/2小鼠交配后培育的第一代动物即为BDF1或B6D2F1;...
...10%不相符。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3.辅助检查 (1)核酸分子杂交检测HPV-DNA及血清学方法检测HPV抗原。 (2)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取好发部位刮片、分泌物涂片、病变部位活检,根据特征性的组织学和组织病理损伤作出诊断。 鉴别 应与下列...
...小核RNA(snRNA,smallnuclear R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是一类称为小核核蛋白体复合体(snRNP)的组成成分,有U1,U2,U4,U5,U6snRNA等,均为小分子核糖核酸,长约106?89个核苷酸,其功能是在...
...cm处照射30min。用仲丁醇抽提游离生物素,再用丁醇沉淀回收光敏生物素cRNA探针,将其溶于适量的灭菌双蒸水,用紫外分光亮度计测探针的光密度(详第十九章 ),其最佳工作浓度为2μg/ml。切片的制作、预处理、预杂交、杂交和杂交后冲洗的方法同...
...了一条中密度带,这是15N桪NA和14N-DNA的杂交分子。第二代有中密度带及低密度带两个区带,这表明它们分别为15N14N-DNA和14N14N-DNA。随着以后在14N培养基中培养代数的增加,低密度带增强,而中密度带逐渐减弱,离心结束后...
...LP-PCR)和彩色PCRLP-PCR(Labelled Primers PCR)是利用同位素、荧光素等对PCR引物5’端进行标记,据此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与否,与常规PCR相比更为直观,省去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分子杂交等繁琐步骤,而且一次可以同时...
...通过核酸标记技术可将细胞因子cDNA作为基因探钊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基因组DNA或mRNA。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应用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经Northernblot后细胞因子mRNA水平或采用打点杂交法。2.应用...
...载体(vector)是指运载外源DNA有效进入受体细胞内的工具。载体同外源DNA在体外重组成DNA重组分子,在进入受体后形成一个复制子,即形成在细胞内能独自进行自我复制的遗传因子。因此,作为载体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有某种限制酶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