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专着。二十卷。清·熊立品编次。所谓“传症”,指传染性病症。此书系《治疫全书》、《痢疟纂要》和《痘麻绀珠》三种著作的合刊本。刊于乾隆年间。《治疫全书》(六卷)系熊氏取《温疫论》详予考订,兼采喻嘉言有关春温、疫病的论述以及其他有关瘟疫著作...
...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岂虚言哉!尝观《此事难知》曰∶伤寒至五六日间,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赤唇焦,舌干不饮水,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六脉沉数而不洪,心下不痞,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或传之十日以来,...
...于少保萃忠传(又名《旌功萃忠录》、《于公太保演义传》) 版本:明刻本。十卷四十回 。 作者:孙高亮,字怀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于谦同里,约明万历初前后在世。 内容:叙述明代忠臣于谦安内攘外、受奸臣谗害下狱问罪、正色就刑大义凛然的故事...
...经脉专书。一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78年。本书论述奇经八脉,考证历代有关文献,对每条奇经的循行和病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了作者个人的见解,是一部研究奇经八脉的重要著作。现有清刻本、石印本《四库全书》本及与《濒湖脉学》的合印本...
...经脉专书。一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78年。本书论述奇经八脉,考证历代有关文献,对每条奇经的循行和病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了作者个人的见解,是一部研究奇经八脉的重要著作。现有清刻本、石印本《四库全书》本及与《濒湖脉学》的合印本...
...而现胸闷胁痛、纳呆腹胀等症。木来乘土,属相乘传变,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脏气本已受制,邪气又挟其相制之力而来,贼害必甚。但其病虽甚而易却。逆传:一般地说,子盗母气和反侮传变谓之逆传。如土能生金,在...
...《本草纲目》题解李时珍用了大约27年的时间才编写完成《本草纲目》,经过了三次改写,于万历六年(1578年)才最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李时珍参考了800多种书籍,多次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样本,耗费了他非常大的心血。《本草纲目》是以宋朝唐...
...《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例如:把广义的“虫”药扩充到106种,其中昆虫药为73种,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类。对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
...作者:徐述夔;校点:李虹;序:赵锋、董晓宇 全书十六卷,即十六回,有清代刊本,书署“五色石主人编”。作者即《五色石》、《八洞天》的作者徐述夔(1701?一1763?)。徐述夔,原名庚雅,字孝文,江苏东台人,乾隆年间中过举人,后官知县。他...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例如:把广义的“虫”药扩充到106种,其中昆虫药为73种,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类。对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本草纲目》纠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