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病治阳指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 【阴病治阳】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例如:水肿的阴水,其肿常先见于下身,多身凉不渴,气色枯白,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清白,大便稀薄,脉沉迟,用...
...妇女杂病率与男子同,唯经血、胎产诸证自为一类,而其中派分枝析,变亦不可胜穷矣。概述诸书,虽证各有论,而论不熟病之情;各有方,而方不尽治之变,以故治妇人者往往操一二方以疗众病,一不应而技穷,斯法不备之过也。古方《产宝大全》而外,唯薛新甫推展...
...迫肾水上行,入于心为盗汗,或自汗,传而为头汗出者,或心下痞者,俱同血证例治之。无问伤寒、杂病、酒积,下之而心下痞者,血证也。何以然?曰∶下之亡阴,亡阴者则损脾胃而亡血,气在胸中,以亡其血陷之于心之分也。故心下痞,世人以为血病,用气药导之则痞...
...补其阳,非灸不能病已。先以大艾炷于气海灸百壮,补下焦阳虚。次灸三里各三七壮,治 寒而逆,且接引阳气下行。又灸三阴交,以散足受寒湿之邪。遂处方云∶寒淫所胜,治以辛热,湿淫于外,平以苦热,以苦发之。以附子大辛热,助阳退阴,温经散寒为君。干姜、...
...□门人问曰∶此书调经、种子、胎前三篇,引经外又参以时法,或附以新论,可谓宜古宜今,贤愚皆可共晓。而产后一篇, 杂病一篇,全录《金匮》原文,衬以小注而串讲之,诸家杂说,姑附于后,不加一字论断。一书体例,如出两手,何欤?曰∶群言淆乱衷于圣。...
...疮阴挺一切等症。详载杂病源流前阴条。参考可也。而妇女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如乳炭岩、乳痈、乳吹等症。亦详杂病源流身形门。兹不赘。其有乳 者。女子十三四岁。经脉将行。或一月二次。或过月不行。致生此疾。多生于寡薄虚弱之人。每乳上止有一核。...
...经方“治人”的理念。 耳窍疾病多见少阳病 对于耳窍病变,以《黄帝内经》为奠基的“医经派”多从脏腑、经络角度认识,认为其急性病证多与肝胆病有关,治疗也常取用治疗少阳病的柴胡剂。而以《伤寒杂病论》为集大成的“经方派”是以八纲、六经为认识工具的,...
...这里的“菀”与“郁”音义通,故“[月贲]菀”又称“[月贲]郁”。是一种喘急痞闷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参见“病机十九条”。 ...
...(《素问·骨空论》《灵枢·厥病篇》《杂病篇》《四时气篇》《终始篇》《本输篇》)膺 中膺,背 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灵枢·终始篇》。胸之两旁高处曰膺。凡肩膊之虚软而痛者,病有阴经阳经之异。阴经在膺,故治阴病者,当取膺,而必中其膺。阳经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