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丸、五宝药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现存傣医药文献有:《嘎牙山哈雅》、《玛弩萨罗》、《药典》、《医书》、《药书及病理》等。 解放后,傣医药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要求加以发掘、继承、整理和...
...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和概况中华民国(1912~1949年)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
...隋唐时期,国富民强,百业兴旺,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交流,长安成了中外文化与经济交流的中心。医药学,在隋唐时期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繁荣,而且由于当时中医学处于领先地位,对近邻如日本、朝鲜等国的影响更大。当然,中医药在中外医学交流...
...后汉书.蛮传》)的记载。汉代瑶族尚属蛮民族,“蛮反本莉蛮之居,姓盘”(《风俗通义》)。“蛮属其中,不争赋役,谓之瑶”(《宗史·蛮传》)。这说明,瑶族从蛮族中分化而来,源于“长沙蛮,武陵蛮或玉溪蛮”当然,瑶族的来源可能是多元的,有认为是源于“...
...畅销市场。古丈县将传统名茶与本地民族药物土人参(绞股蓝)试制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纯天然滋补保健茶——七叶参茶。该产品被送参加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被大会评为“新星杯”中国优质保健产品,并指定为第十一届亚运会专用保健饮料。 在民族医药保健产品的...
...壮医、中医(指狭义的中医)及其他民族医都属于传统医学的范畴,而且其产生和发展都与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等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历史发展进程、思想意识形态、文化语言背景、生活风俗习惯及疾病特征等不同 ...
...肿瘤健康教育万里行”,瑶医关爱健康足迹在祖国东北、华北、华南、华中、西北和西南共20多个省,100多个市、1000多个乡镇,累计行程15万余公里、累计赠送药品900余万元,深受患者称颂和欢迎。 覃迅云院长现任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北京市...
...翻白草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味甘、苦,性平。归肝、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功效。主治痢疾、疟疾、肺痈、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痈肿、疮癣、瘰疠结核,为朝鲜族、侗族、纳西族、瑶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等民族常用药。现代研究...
...口碑文献”和民间医药抄本的搜集整理,发现这些源于民间的医药和乡土疗法,经历代药匠(土家族对医生的称呼)在实践中探索和经验总结,使之成为形式特殊、内容广搏、民族气息浓厚的土家族医药。中医在本地区的传播与应用,文献记载始见于1391年(明洪武...
...(六)打“老同”喝保健饮料 瑶族人民十分好客,遇到知己,不论本民族或壮、汉等其他民族,便结为挚友,称打“老同”或“老庚”,并习惯以酒待客,有的还把“三碗槽酒”作为结交真正朋友的标志。餐桌上,酒已成为瑶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保健饮料。他们喝的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