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是说天令“寒冷”和“暄热”的气候,对于“辛甘温之剂”和“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清代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中“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衣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之说认为地域、人群行为习惯等...
...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极大丰富了调养五脏学说。明末医家汪绮石著《理虚元鉴》,对虚劳病机的阐发、论治的大法,预防的措施都自成体系,主张肺脾肾三脏俱重。他说:“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
...歌赋;卷四为针法;卷五为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卷六-七为经络及腧穴;卷八诸症针灸法;卷九选录各家针灸方法、灸法及杨氏医案;卷十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由于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以前历代医家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是一部集大成的...
...歌赋;卷四为针法;卷五为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卷六-七为经络及腧穴;卷八诸症针灸法;卷九选录各家针灸方法、灸法及杨氏医案;卷十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由于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以前历代医家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是一部集大成的...
...还有外敷、点眼、针刺等多种。被誉为“急诊手册”的《肘后方》,也有救治小儿急证的方药,如“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者”方。这一时期,医家已注意儿科医案的记录和整理。由于传世医书不多,现存《外台秘要》卷三十六中有《小品方》儿科医案二则佚文。一则...
...如公元808年出云广员的《大同类聚方》,是为最早的日本汉医方,深江辅仁有《掌中要方》、《本草和名》等,也都较有影响,其他医家还有和气广世、小野根藏等,也都是有名汉方医家。这些都与这时期汉医方的传入所打下的基础密切相关。三、中朝医药交流中朝两...
...一、《史记》中的医家传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作者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书中对汉武帝以前有关名医的传记、医药史事、医籍文献等都有所反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司马迁为先秦名医扁鹊和西汉医家淳于意所立的传记,...
...编者按:鲜药清热养阴之力优于干品,临床不仅用于一般疾病,还用于疑难危重症。历代著名医家如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李时珍、张介宾、叶天士等临床应用鲜药都积累有丰富经验。鲜药在治疗外感疾病、皮肤病和疑难杂症中有良好的作用,应用前景可观,我们应...
...药学著作。四卷。明·徐彦纯撰。首刊于1368年。卷一-三将药物分为金石、草、木、人、兽、虫、鱼、果、米谷和菜共10类,收药720种;卷四为药物总论,内容多录自金、元诸医家著述中对药物的阐析与经验,颇有参考价值。现存两种明刻本及《薛氏医案...
...药学著作。四卷。明·徐彦纯撰。首刊于1368年。卷一-三将药物分为金石、草、木、人、兽、虫、鱼、果、米谷和菜共10类,收药720种;卷四为药物总论,内容多录自金、元诸医家著述中对药物的阐析与经验,颇有参考价值。现存两种明刻本及《薛氏医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