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医革新之路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玩味。施今墨早在三十年代就倡导中、西医要互相学习,融汇贯通。他认为中医要革新,不能固步自封:“中医改进方法,舍借用西学之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实无他途(Prefacein Graduation Autograph Album of ...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3.htm

近代京城四大名医_【中医宝典】

...北京是一座古城,元朝以后医学得到较快发展,名医辈出。晚清至民国,北京曾出现被群众称誉的“四大名医”。 萧龙友(公元1864-1962年)为前清拔贡。精通文史,以文为医,医文并茂;善读书,多批校。曾与孔伯华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培育国医人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1.html

吴伯平_【中医宝典】

...戒酒、中药减肥等。近期主要简历 1996.7-现在 被聘为美国西雅图中医学院 客座教授(Seattle Institute of Oriental Medicine) 1997.5应邀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中医学院客座教授(Florida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91.html

李辅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实习机会。这个时期积累的理论储备和医学功底为他今后的中医造诣奠定了坚实基础。1939年,李辅仁拜名医施今墨为师。施今墨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孙中山、何香凝、溥仪、 载涛、李宗仁等人都曾延请其治病。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furen/index.html

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_消化类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29.html

慢性结肠炎_中医方剂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178.html

巧借药引藏玄机--名医药引趣话_【中医宝典】

...之意”。范文甫这才重新援笔授方。 此是有关药引的一段趣话。药引,通常指引经药,其作用有二:一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所谓“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尤在泾语)是也。二是调和诸药,主要指“和事佬”知母。另加药引:“上好野山参一两,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15.html

中医药展现的画卷 历史 文学 艺术_【中医宝典】

...、施今墨、顾筱岩、徐小圃、秦伯未、程门雪等,他们的书法皆臻上境,留下的方笺被人们当作书法墨宝收集珍藏,其书法作品多表现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崇高理想与济世活人的高尚医德。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118.html

中医学校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孔伯华、施今墨等人先后开办北平国医学院和华北国医学院北平/华北国医学院图片内容。 民国时期的中医学校,在上海有上海国医学院、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专科学校、复兴中医专科学校。在广州有广东中医专门学校、光汉中医专门学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83.html

涪翁与程高、郭玉 简历_【中医宝典】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 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医学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称为“涪翁”。史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49.html

共找到744,0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