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肺止咳”勿滥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陈皮9g,茯苓12g,桔梗9g,浙贝母9g,全瓜蒌12g,炒苏子12g,生甘草3g,生苡仁15g,3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服药后痊愈。 按现在很多人名为辨证,其实是依据西医病名开药,则离中医辨证论治精神远矣。上述病人病因病机其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112.html

中药营销_中药_【中医宝典】

...假冒虫草 高于往年 解读中药制作研发销售标准 解禁坐堂医仅解开了束缚中发展一根绳索 竞争日本妆 08年中药妆日化产业发展 看清市场再种药材 老人不要乱吃保健品 赠多是陷阱 凉茶市场 魂断“三片罐” 两面针广告迷失 辽篙本产销调查...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aoyingxiao-581-1.html

求疗尽告所悉_《友渔斋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扁鹊兄弟三人皆善。魏文侯问曰∶子兄弟三人孰最善?对曰∶长兄视色,故名不出家;仲兄视毫毛,故名不出门;如鹊针人血脉,投人饵,故名闻诸侯。然扁鹊见齐桓侯,知疾在腠理,疾在血脉,疾在肠胃,亦未尝非能视色知人之疾也。若彼之兄弟,后世安有如是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15/24.htm

大医之道励后学_【中医宝典】

...是中华文化经世济用之学。千百年来,中医救人无数,博大精深理论、确切甚至是神奇疗效,是中医经久而不衰根本原因。近代以来,西医引进,由于理论体系不同,很多人以西方医学之观点看待中,屡屡菲薄中医,当下还有人提出“”之类主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948.html

中医人才培养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炮制工艺传授,忘记了名方成药皆出自中医临床家经验总结而并非来自实验室。加上目前地道药材越来越少,中药质量日益下降,更直接影响了临床疗效。 分开管理后,监部门管不了卫生部门,卫生部门管不了监部门,缺乏监督,产生腐败,以致药厂研发...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5.html

论渴疾本原_《集背疽方》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有一贵人病疽疾,未安而渴作,一日饮水数升,愚遂献此方,诸医失笑云∶此若能止渴,我辈当不复业矣!诸医尽用木瓜、紫苏、乌梅、参、苓、芍药等生津液、止渴之,服多而渴愈甚,数日之后,茫无功效,不得已用此,服之三日,渴止。因此相信,遂久服之...

http://qihuangzhishu.com/206/14.htm

董廷瑶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董氏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学丰俱。其主要学术论点可概括为九要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 配伍、适量、知度。九点环环相扣, 在临床初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理论体系。董氏强调明理,认为医者务必掌握生理病理、脉舌之理、方药之理等整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ongtingyao/583-2-1.html

张伯臾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张伯臾治学,主张寻本溯源,以《内经》、《伤寒杂病论》为基础,但同时又必须结合临床广览医书,撷采众长,这样才能增进学识,提高医术。他认为读历代医家之书,不能肓从,不能不加思索地兼收并蓄,重要在于认真地进行临床验证,方能学到真谛。徐灵胎评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boyu/538-2-1.html

中医流派、学派和派辨_【中医宝典】

...□ 李绍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研究已颇有进展,但相关概念在目前学术界尚未有公论。如“流派”、“学派”、“派”等称谓,均有较为广泛指代,且均可称之为“派”。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点,若不详加辨析,往往混淆不清。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632.html

问病论_《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东坡先生尝曰∶吾平生求医,盖于平时默其工拙,至于有疾,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诊视,使医者了然,知厥疾之所在,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故虽中医,疗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为事哉?诚哉斯言,真警迷济世之砭剂也。何者?脉之与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renzhaizhizhifanglun/740-5-7.html

共找到1,093,3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