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简称“化疗”,包括手术前、中和后的化疗。尤以术后的辅助化疗最为常用,井有最多经验,其目的是消灭手术后残留的微小癌病灶,从而延长无复发生存期,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术后化疗的基本原则是早期、足量、有效联合化疗方案。有关化疗的详细情况...
...乳腺癌常见的并发症为“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之一,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 同其他晚期癌症的恶病质表现一样,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或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严重衰竭以至死亡。 乳腺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
...褪黑激素水平较高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较低。研究人员将褪黑激素的抗癌特性与观察到的效应联系起来,开始着力研究光照和各种癌症的潜在关联。 “我们发现,从事轮班制工作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增加48%,”报告指出,“当人体在制造褪黑激素最为旺盛的晚间却暴露在...
...发现其中6个携带乳腺癌致病基因brca-1,下一代患病几率为50%到85%。医生把两个不携带这种基因的胚胎植入这名妇女子宫。这名妇女现已怀孕14周。 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妇女说:“我丈夫家族上面3代每个女性都罹患乳腺癌,最早发病年龄为27岁。”...
... “令人迷惑的是那些造影剂流入迅速而消退缓慢的病变”,布洛克说,“这种情况下,这样的病变组织很难判定其良、恶性,最后只能进行活组织检查。” 尽管如此,通过方法适当的乳腺MRI检查,放射科医生还是能够依据病变肿物的形状特征将恶性肿瘤用肉眼...
...了脱脂整容术,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通过脱脂整容术从患者臂部去掉了大约2升脂肪。2周后,患者的手臂肿胀减少了71%,一个月后减少了80%,三个月后减少了88%,六个月后减少了93%,一年后减少了98%”。 目前,所有的妇女仍需要戴压缩...
...发病原因 近30年来,有关乳腺癌病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在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迄今为止,其病因尚未完全弄清,各种危险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仍在探索中。研究乳腺癌及其相关因素,目的是寻找发病原因,提示高危因素,监护高危...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
...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遗传因素 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其他乳房疾病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讯 (记者 张晓红)“ComfortScan检测仪对早期乳腺肿瘤小到2 mm的都可以检查出,并能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这是记者在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见到操作这台新式仪器的工作人员介绍的。 该仪器的检测原理是通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