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行走时偏瘫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动作消失,呈内收、旋前屈曲姿势,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骨盆抬高,为避免足尖拖地而向外旋转后移向前方,故又称划圈样步态。是由一侧锥体束损害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疾病。 4、痉挛性截瘫步态 因下肢内收肌群张力增高...
...。患者行走时偏瘫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动作消失,呈内收、旋前屈曲姿势,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骨盆抬高,为避免足尖拖地而向外旋转后移向前方,故又称划圈样步态。是由一侧锥体束损害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疾病。 4、痉挛性截瘫步态 因下肢内收肌群张力增高...
...刘悦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理事,广东省康复医师学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等神经系统疾病及颈、腰、腿痛等各种痛症的康复治疗。 半年前70岁的王姨突发中风,右侧肢体偏瘫,不久后家人...
...的特征性表现。 运动时或精神紧张时扭转痉挛加重,安静或睡眠中扭转动作消失。肌张力在扭转运动时增高,扭转运动停止后则转为正常或减低,变形性肌张力障碍即由此得名。病例严重者口齿不清,吞咽受限,智力减退。一般情况下神经系统检查大致正常,无肌肉萎缩...
...紧张性反射。(二)共同运动(synesgymovenment)1.定义: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活动e.g.偏瘫患者提上臂时期会出现完全的屈肌共同运动模式。2.方式表4-3-3 共同运动上肢肩胛骨上提 后缩前伸 下推肩关节外...
...小拇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穴位。值得注意的是,此穴位是脑部的反射区,要慢慢地揉捏,不要用蛮力,左右手可以互相揉捏。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除了按压“四冲穴”外,亦可配合取人体的一些“急救穴”,如人中、大椎、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一个或...
...临床表现 PD通常发病于40~70岁,60岁后发病率增高,30多岁前发病少见,在一组380例PD患者中仅4例;男性略多。起病隐袭,发展缓慢,主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和运动迟缓等,症状出现孰先孰后因人而异。首发症状震颤最多(60%~...
...□ 武丽娜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放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在白细胞数量减少。临床上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头晕失眠,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等症状,属中医“虚痨”范畴。笔者用艾灸疗法治疗此类病证,取得好的疗效。 案1 ...
...1.臂丛神经病 在非同一平面切割伤的情况下,任何2条以上臂丛神经分支同时受累均应考虑有臂丛神经病的可能。 国内顾玉东强调了上肢5大神经受累对臂丛神经病诊断的重要性,提出有下列情况之一即应考虑臂丛神经损伤的存在:①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
...数次,趁其不备,迅速向健侧前方顿拉一次。(3)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用一手拇指按压缺盆,揉压天宗、肩贞、肩缪等穴与肩部痛点各、分钟左右。【注意事项】1.施手法后,应配合局部湿热敷。2.疼痛显著的病例,施手法后应注意肩部制动;疼痛缓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