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牙龈处,故名。因其入牙龈,故又称“穿牙汀”。是由胃肾二经郁火成毒所致。病变可及腮颊部,甚则伴有寒热等全身症状。参见“疔疮”条。 ...
...【方歌】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疔。【注】此证由胃经火毒,或太阳经湿热皆可致之。每生于两旁牙缝,肿起一粒,形如粟米,痛连腮项。若兼麻痒,破流血水,疼痛异常者,即黑疔也,属肾火毒。俱用银簪尖挑破,以见血为...
...国语辞典 清朗的胸懷。 唐.李群玉.長沙陪裴大夫登北樓詩:「朗抱雲開月,高情鶴見秋。」...
...目录 《外科正宗》消疔简便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正宗》:消疔简便方【处方】白矾末9克 葱白7茎【功能主治】解毒消疔。治疔疮及诸恶毒初起,尚未成脓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同捣极烂,分作7块。每块用热酒适量送下。服毕,用厚被盖之...
...胡公弼曰∶红丝疔一名急疔。生于手足肘脘之间,初起如黄豆大,色似绯袍。此疔根行如箭,日夜行一尺二寸,状如红丝线一般。皆因大喜大怒,气血逆行所致,走入心腹,令人闷乱不救。凡遇此等急证,寻见红丝之处,即用神针针断其根,针入四五分,取去紫黑恶血,...
...面疔为疔疮疾患之一。 【面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其生在面部,故名。多发于颧、额、颊等处。由于热毒蓄结所致。切忌用指强力挤压,否则容易变生险证。参见“疔疮”条。...
...目录 《药奁启秘》疔发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药奁启秘》:疔发散【处方】桑螵蛸(立春前炙成炭)100个,益母草(小暑前炙存性)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疔毒漫肿,麻木疼痛。【用法用量】每重1两,加麝香5分,按膏贴之。【...
...目录 《疡科遗编》疔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疡科遗编》:疔膏【处方】蓖麻子2两(去壳),蜗牛30个(带壳),松香1两(制),银朱1两,蛔虫10条。【制法】先将蓖麻子打烂,再同诸药打1000余捶即成膏。【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
...国语辞典 掌管文件,辦理公文。 宋.黃庭堅.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詩:「抱牘稍退鳧鶩行,倦禪時作橐駝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