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在最新《内科档案》的研究结果显示:肥胖者容易发生中风??标志人肥胖程度的“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就可以使发生中风的相对危险性明显增加;而且,这种现象并不受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由此,人们得知:减肥除了能够获得较...
...从肥胖角度看:超过标准体重10公斤为超重,超过20公斤为肥胖,超过30公斤为中度肥胖,超过50公斤就是重度肥胖了。肥胖除了容易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外,约30%至50%的肥胖症会合并脂肪肝。从脂肪肝角度看,健康肝脏中的脂肪约占...
...,为校正卵蛋白利用率的不足,在70mg氮上增加30%得91mg。以0.091g·kg-1体重氮乘上6.25,得蛋白质供给量0.57g·kg-1体重。有些国家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提出本国蛋白的供给量。如美国(1980年)为0.8g·...
...A1c(HbA1c)比基线期下降1.0%,空腹血糖降低23.5 mg/dl,体重则逐步减轻了5.3 kg。 另一项SERENADE研究表明,选择性CB1受体阻滞剂——利莫纳班(rimonabant)用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治疗,能同时改善...
...体重每增加10公斤,患肌瘤的风险增加21%,因为肥胖的体质比较容易合成雌激素。 其次是运动因素,根据统计,非运动员的大学生发生子宫肌瘤的几率是经常运动者的1.4倍,运动使患病率减少。 另外,吸烟的女性不容易患子宫肌瘤,因为香烟中有拮抗雌激素...
...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肝胆疾患及癌症等,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肥胖儿已相当多见,预防成人病,应当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一般可用下列两个指标来判断肥胖:1.标准身高体重法此值大于20%者为肥胖(20%~30%为轻度,30%~...
...糖尿病、慢性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Calandra等报道当孕妇妊娠期体重大于第95百分位数,发生明显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正常孕妇的10倍,约17%为妊娠期糖尿病。其次,肥胖是独立于糖尿病的另一重要因素。肥胖孕妇的巨大胎儿发生率明显升高,并且,在...
...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正常BMI范围为18.5~22.9;<18.5为体重过低;≥23为超重;23~24.9为肥胖前期;25~29.9者属Ⅰ度肥胖;≥30属Ⅱ度肥胖。 目前诊断肥胖病多采用BMI的方法,BMI是一项比较准确且...
...一说富贵病,大家就会想起高血脂、脂肪肝等,然而,近年来痛风,正在追逐一些富裕人家,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痛风以前多见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近两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的痛风发病率亦相应增高。 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
...24.9之间为“正常体重”、在25~29.9之间为“偏胖”、在30.0~34.9之间为“一级肥胖”的标准对上述疾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偏胖人群与一级肥胖人群中,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HDL-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TG)...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