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发汗解表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
...包括生姜、大枣、肉桂、葱、蜂蜜和人参等。其中,生姜可以驱散风寒;人参有滋补作用,能增加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肉桂有抗菌作用;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如果每日早晚两次冲服,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 波斯疗法:西亚地区的人...
...欤.感冒之邪.惟风最初.风行迅速.飘忽吹嘘.当风行止.便入身驱.由风挟寒.风寒是区.乃风之寒.非风寒俱.故异伤寒.六经遍逾.脉兼浮紧.其候吁喁.由风挟热.风热是呼.乃风及热.非风热殊.故异中热.暑喝猝 .脉兼浮数.其候 .感冒之原.由卫气虚...
...小儿感冒,邪气未解,复为惊异所触,故见心惊胆怯,睡卧不安,身热烦躁,面色青赤之证,古法主疏解散(如羌活、苏叶等十一味,生姜为引),次主凉惊丸(如龙胆草、防风、青黛、钩藤、黄连,引用生姜),煎服。〔真按〕感冒兼受惊吓,入手即须清解,勿令由感...
...感冒是孩子最容易得的病,这里介绍婴幼儿感冒食疗方,供家长参考。 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煎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服法:温热时服下,每日1—2次。 功效:萝卜有...
...感冒为常见病,俗称“伤风”,常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喷嚏,全身关节酸痛等症。中医认为多因机体正气不足,复感风寒、风热或暑湿邪气致病。生活中配合药茶、药粥等疗法,有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 姜苏茶:菊花6g,焙干研末备用;粳米...
...适应性较差的人,很容易患感冒。所以,秋季养生宜预防感冒。 秋天气候比较干燥,空气中的湿度较低,在节气上属于“燥”。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在这个时候患感冒,比较容易出现所谓“秋燥”的病理征型。根据专家们的临床总结和概括,这个季节感冒的特点为:常...
...感冒(俗称“伤风”)为临床上常见的外感疾病。主要是感受风邪所致,多发于气候突、冷暖失常之时。初起,一般多见头痛、畏寒、鼻塞、流涕、喷嚏、声重,继而发热、咳嗽、喉痒或咽痛等。重则恶寒(甚至寒战)、高热、头痛、周身疼痛、疲乏等。属于“时行感冒...
...古人云:若无虚,风寒小能独伤人。外邪之人,必因卫气不足,肌表失于固密,所以体虚之人(包括老年人在内),更易感冒,而小柴胡汤却为虚人及老人感受风寒最为的对之方。或曰:人体之虚有阴、阳、气、血之别,当于解表药中,或辅益气,或辅养血,或助阳,或...
...时去掉,艾灸3~5壮。亦可切直径3厘米,厚0.3厘米大小的生姜1片,如患者觉太热不能忍受时,可再切0.1厘米厚姜片垫在下面。每次可灸15~20分钟。按语: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本法主要适用于风寒感冒。艾可温通十二经。艾灸可驱太阳之表邪。(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