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实践,有所补充...
...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的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即已不复存在,不仅被分割为《素问》、《九卷》或《针经》两书,而且“亦有所记亡失”。《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
...时疾疟痢吐泻伤寒之类。杂病不与。〔陈氏(孔硕)伤寒泻痢方〕书录解题一卷 佚陈振孙曰。直龙图阁长乐陈孔硕肤仲撰。〔吴氏(敏修)伤寒辨疑论〕佚许衡序曰。先朝国医吴敏修着伤寒辨疑论。实得仲景伤寒之要。先生犹子璋辞后独有其书。顷尝幸得而详读之。概见...
...之“甘”同。)伤寒劳复证 (呼内切,涤面也。) (古瑕切,牡豕也。谓之 鼠矢者,得非牡鼠乎。)(先管切,器也。)暑病表证 (于歇切,中热也,温也。)五种暑病 酸(上,户当切。)《说文》云∶胫 也。下,光丸切,疼酸。员澹(上,胡拳切。下,达滥...
...又名《伤寒金镜录》。全书将临床常见舌象绘成36种图谱,每图之下附文字说明,联系病证以伤寒为主,兼及内科杂病及其他一些证候,对每种病理舌象,结合脉象阐述所主证候的病因病理,治法和预后判断,或辨明类似证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为我国现存第一部...
...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拜师: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疫疠流行,民不聊生。他看到史书中记载扁鹊治病一望便知病在何处(见齐恒公的事迹)十分...
...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伦》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
...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旧题秦越人撰,该书不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未提及,刘向、刘歆父子及李柱国校医书时也不曾记载,直到东汉未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时才在序文中提到《八十一难》,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是最早主译《难经》的人。因此,...
...裆,烧灰,和服方寸匕,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盖引其邪火从阴处出也)。此又以意用药法也。观《伤寒》一书,立方错综变化,皆本自《内经》,用药又与《神农本草》所载一一吻合。余止言其大略,学人于全书讲求而推展之,则操纵在我,万病皆得所指归矣,...
...裆,烧灰,和服方寸匕,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盖引其邪火从阴处出也)。此又以意用药法也。观《伤寒》一书,立方错综变化,皆本自《内经》,用药又与《神农本草》所载一一吻合。余止言其大略,学人于全书讲求而推展之,则操纵在我,万病皆得所指归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