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荫陶封翁久泻滑脱之证_《程杏轩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

...封翁年愈古稀,恙患泄泻,公郎麦伦兄善岐黄,屡进温补脾肾诸药,淹缠日久,泻总不止。招予诊视。谓迈兄曰∶尊翁所患乃泻久肠胃滑脱之候也。十剂云∶补可去弱,涩可去脱,泻久元气未有不虚,但补仅可益虚,未能固脱。仲景云∶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

http://qihuangzhishu.com/727/96.htm

自序_《女科切要》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

...古云∶宁医十男子,莫医一妇人。诚以女病倍于男子,而更多不可名言之隐也。其居富贵之地者,更面藏帐帏,臂盖绮纨,医者望闻既难,切脉亦无从仔细,故女科益难从事焉。余幼殚精举业,亦究心岐黄,缘历试不遇,遂以方药应世,数十年来,穷源竟委,上采前贤之...

http://qihuangzhishu.com/835/2.htm

自叙_《证治准绳·杂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

...余发始燥,则闻长老道说范文正公未逢时,祷于神以不得为良相,愿为良医。因叹古君子之存心济物,如此其切也。当是时,颛蒙无所知顾,读岐黄家言,辄心开意解,若有夙契者。嘉靖丙寅母病阽危,常润名医,延致殆遍,言人人殊,罕得要领,心甚陋之,于是锐志...

http://qihuangzhishu.com/571/2.htm

自序_《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

...身死则心无所寄,固小道中之大者。爰取少日所诵岐黄家言,芟其繁芜,疏其湮郁,参以己见,HT 为一书,用以阶梯初学,非敢谓是载道之车,欲使升车者藉此以登,如履碥石云耳,故以“碥”名编。或曰∶方今《景岳全书》盛行,桂、附之烈,等于 冈,子作...

http://qihuangzhishu.com/603/2.htm

徐丽洲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徐丽洲(1892~1962年),上海川沙县人。父祖九世业医,家藏医书颇丰,自幼耳濡目染,有志于岐黄,少年随父徐雨田习医,后又从师南汇名医陈雪生继续深造。悬壶沪上,专攻幼科。曾任中国医学院幼科临床导师,又常在“广益善堂”等慈善机构义务...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lizhou/index.html

自序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

...荀卿有言∶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岐黄之道,至此亦可谓粲然矣乎!考诸《灵》、《素》、《难经》、仲景而后,如河间、东垣、丹溪以及历朝先哲,卓然成家者指不胜屈。其间虽纯驳不齐,苟能采其菁华,遗其糟粕,何莫非后事之师乎?余弱冠即究心斯道,...

http://qihuangzhishu.com/472/2.htm

喻昌(1585-约1664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

...明末清初医家。字嘉言。新建(今属江西)人。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年号西昌老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以副榜贡生入都,因上言国事不就而皈依佛门为僧,兼事岐黄,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后侨居常熟。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在常熟颇有医名。其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775.htm

医经(一)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

...以为岐黄之书也。其论脉法病证。未必不有合于圣人之意。词义古朴。未必不有得古人之遗。然自余观之。确乎为秦以后书。而非尽岐伯黄帝之言也。当时和扁诸神医。必有传于岐黄真谛。而后能彰起死回生之。则岐黄之微言。宜有一二存乎后世者。而后人附会之。以...

http://qihuangzhishu.com/485/3.htm

悼恩师吕炳奎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一) 汉有仲景论伤寒,唐出思邈金匮言。 岐黄自古有玄妙,悬壶济世代代传。 惜哉耻辱近百年,圣人绝学几湮埋。 若非先生挽狂澜,何得杏林复流传。 承前启后兴圣学,遍植桃李泽世间。 惊悉泰山北斗倾,涕泣俱下口难言。 恩师教诲不敢忘,振兴国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22.html

悼恩师吕炳奎_【中医宝典】

...(一) 汉有仲景论伤寒,唐出思邈金匮言。 岐黄自古有玄妙,悬壶济世代代传。 惜哉耻辱近百年,圣人绝学几湮埋。 若非先生挽狂澜,何得杏林复流传。 承前启后兴圣学,遍植桃李泽世间。 惊悉泰山北斗倾,涕泣俱下口难言。 恩师教诲不敢忘,振兴国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45.html

共找到184,8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