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证。 2.归脾丸每服3g,1日3次。用于心脾两虚证。 3.小儿升血灵皂矾0.15g,大枣、阿胶各3g,黄芪、焦山楂各9g,制成颗粒冲剂30g。1次10g,1日3次,10日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 三、推拿疗法 补脾经(左侧),推三关...
...小儿发热手法处方:调脾经,平肝经,清肺经,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摩腹,推涌泉。 小儿发热是由于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体温异常升高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上许多急性传染病初起往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应予注意,以防延误救治。 病因病...
...喘息型支气管炎进行了捏脊前后肺活量变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治疗前最大肺活量3250ml,治疗后最大肺活量3600ml;治疗前平均肺活量1775ml,治疗后平均肺活量2500ml,提示本疗法是改善肺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31] 6镇痛作用 6.1...
...中医推拿是由人类本能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我们常以“舐犊之情”来形容母爱,美国达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母鼠经常用舌舔幼崽的头、项、背,可以促使其体内产生生长激素。所以,在小儿背部捏脊,就能起到增强其体质的良好效果。一般认为,推拿除消除...
...敷脐疗法是将配好的药物敷于患者的肚脐上,并盖上塑料薄膜和纱布,然后用胶布固定(古代的方法是,盖上树叶或菜叶,然后用布条捆扎),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肚脐为神阙所在,任脉由此通过,且与督脉命门对应;由于任督二脉统领全身经络之气血...
...中医认为本病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以不自主排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儿科...
... 用扪法、捏法为主,配合点法、揉法。取病变部位经络与肌腹为主,配合腧穴。取穴同毫针疗法。 三、头痛、牙痛、呃逆、神经性呕吐、小儿消化不良、小儿外感发热、小儿遗尿、近视眼、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用揉法0点法为主。取穴同毫针疗法。 四、中暑、晕针...
...皮内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疗法,又称埋针法。它是古代留针方法的发展。 临床上对需作较长时间留针的病症,可采用本法。 【操作方法】 一、针具 皮内针是用不锈钢丝特制的小针,有颗粒型、揿针型两种...
...针四缝疗法是通过点刺四缝穴以治疗小儿疳积症的一种方法。 此法针对性很强,只适用于儿科,其他各科很少应用,并且又只适用于儿科的疳积症,其他病证也很少应用。 【操作方法】 1.在四缝穴部位(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二指节横纹正中取穴)用...
...一指禅推拿疗法是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理论为指导,以四诊八纲为辨证手段,强调审病寻因和辨证论治,并结合有关生理、解剖和病理等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以一指禅推法为主要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治病防病的一科推拿疗法。 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